多音
páoㄆㄠˊ
鹿部共16画半包围结构CJK 基本汉字U+9E85
📚
部首
✏️
总笔画
🏗️
结构
半包围结构
🎨
造字法
🔥
五行
⌨️
五笔
ynjn86版 oxxn98版
📝
仓颉
ippru
🔤
郑码
txry
🔷
四角
00212
📡
中文电码
📍
区位码
🌐
统一码
U+9E85

麅字概述

〔麅〕字拼音是(páo),部首是鹿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麅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鹿、包”。

〔麅〕字仓颉码是IPPRU,五笔是YNJN86,OXXN98,四角号码是00212,郑码是TXRY

〔麅〕字的UNICODE是U+9E8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40581,UTF-32:00009E85,UTF-8:E9 BA 85。

〔麅〕字异体字是𪊚𪊳

麅的笔顺

第1笔
第2笔
第3笔
横折
第4笔
第5笔
第6笔
第7笔
第8笔
竖提
第9笔
第10笔
竖弯钩
第11笔
第12笔
横折钩
第13笔
横折
第14笔
第15笔
竖弯钩
第16笔

麅的意思

páo1

基本解释

  • 麅子。亦称麞麅。中型鹿类。耳朵和眼都大,颈长,尾很短,后肢略比前肢长,冬季毛棕褐色,夏季毛栗红色,臀部灰白色,雄的有角。吃青草、野果和野菌等。分布于欧亚两洲,我国产于东北、西北等地。清楊賓《柳邊紀略》八:“柳條邊外,山野江河産珠、人參……鹿、麅、鱘鰉魚諸物。”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麅子 ,麞麅。一种中型鹿类。颈长,耳、眼都大,雄的有角,我国东北和西北有产。

    英文: a kind of deer;

páo1

基本解释

  • 麅子。亦称麞麅。中型鹿类。耳朵和眼都大,颈长,尾很短,后肢略比前肢长,冬季毛棕褐色,夏季毛栗红色,臀部灰白色,雄的有角。吃青草、野果和野菌等。分布于欧亚两洲,我国产于东北、西北等地。清楊賓《柳邊紀略》八:“柳條邊外,山野江河産珠、人參……鹿、麅、鱘鰉魚諸物。”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麅子 ,麞麅。一种中型鹿类。颈长,耳、眼都大,雄的有角,我国东北和西北有产。

    英文: a kind of deer;

páo1

基本解释

  • 麅子。亦称麞麅。中型鹿类。耳朵和眼都大,颈长,尾很短,后肢略比前肢长,冬季毛棕褐色,夏季毛栗红色,臀部灰白色,雄的有角。吃青草、野果和野菌等。分布于欧亚两洲,我国产于东北、西北等地。清楊賓《柳邊紀略》八:“柳條邊外,山野江河産珠、人參……鹿、麅、鱘鰉魚諸物。”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麅子 ,麞麅。一种中型鹿类。颈长,耳、眼都大,雄的有角,我国东北和西北有产。

    英文: a kind of deer;

文字的翻译

  • 英语
    a small spotted deer found in north China

麅字造句

麅字组词

暂无组词信息

含麅字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