鬭
多音
鬭字概述
鬭的笔顺
横
第1笔
横
第2笔
竖
第3笔
横
第4笔
竖
第5笔
横
第6笔
横
第7笔
竖
第8笔
横
第9笔
竖钩
第10笔
竖
第11笔
横
第12笔
竖折/竖弯
第13笔
横
第14笔
竖折撇/竖折折
第15笔
竖
第16笔
横折
第17笔
横
第18笔
竖折撇/竖折折
第19笔
横
第20笔
竖
第21笔
提
第22笔
撇
第23笔
撇
第24笔
横
第25笔
竖
第26笔
鬭的意思
鬭
1
基本解释
- ①相遇,遇合。《説文•鬥部》:“鬭,遇也。”《國語•周語下》:“穀洛鬭,將毁王宫。”
- ②面對;相對。宋蘇軾《記夢回文二首》之二:“龍團小碾鬭晴窗。”
- ③戰鬥;爭鬥。也作“鬥”。《論語•季氏》:“血氣方剛,戒之在鬭。”
- ④競賽;比賽。也作“鬥”。宋晏殊《漁家傲》:“越女採蓮江北岸,輕橈短棹隨風便,人貌與花相鬭艷。”
- ⑤古時謂星辰相互撞擊。《史記•天官書》:“歲星入月,其野有逐相;與太白鬭,其野有破軍。”
- ⑥紛亂。唐韓愈《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》:“章舉馬甲注,鬭以怪自呈。”
- ⑦喜樂;戲耍。唐牛僧孺《席上贈劉夢得》:“休論世上升沉事,且鬭樽前見在身。”
- ⑧通“逗”。逗引;挑逗。元邵亨貞《沁園春•無題》:“醉後看承,歌時鬭弄,幾度孜孜頻送情。”
- ⑨副詞。通“陡”。相當於“突然”。《後漢書•光武帝紀》:“校尉汝雲、王隆等二十餘人别,鬭聞之皆曰:‘廉公已死,吾誰為生。’馳奔賊,皆戰死。”
- ⑩介詞。通“趁”。表示利用條件或機會。唐王建《江南三臺四首》之四:“鬭身强健早為,頭白齒落難追。”
- ⑪姓。《元和姓纂•候韻》:“《左傳》楚若敖之後有鬭般生伯比,伯比生鬭穀於菟,字子文,代為楚卿,有此姓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鬭
1
基本解释
- ①相遇,遇合。《説文•鬥部》:“鬭,遇也。”《國語•周語下》:“穀洛鬭,將毁王宫。”
- ②面對;相對。宋蘇軾《記夢回文二首》之二:“龍團小碾鬭晴窗。”
- ③戰鬥;爭鬥。也作“鬥”。《論語•季氏》:“血氣方剛,戒之在鬭。”
- ④競賽;比賽。也作“鬥”。宋晏殊《漁家傲》:“越女採蓮江北岸,輕橈短棹隨風便,人貌與花相鬭艷。”
- ⑤古時謂星辰相互撞擊。《史記•天官書》:“歲星入月,其野有逐相;與太白鬭,其野有破軍。”
- ⑥紛亂。唐韓愈《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》:“章舉馬甲注,鬭以怪自呈。”
- ⑦喜樂;戲耍。唐牛僧孺《席上贈劉夢得》:“休論世上升沉事,且鬭樽前見在身。”
- ⑧通“逗”。逗引;挑逗。元邵亨貞《沁園春•無題》:“醉後看承,歌時鬭弄,幾度孜孜頻送情。”
- ⑨副詞。通“陡”。相當於“突然”。《後漢書•光武帝紀》:“校尉汝雲、王隆等二十餘人别,鬭聞之皆曰:‘廉公已死,吾誰為生。’馳奔賊,皆戰死。”
- ⑩介詞。通“趁”。表示利用條件或機會。唐王建《江南三臺四首》之四:“鬭身强健早為,頭白齒落難追。”
- ⑪姓。《元和姓纂•候韻》:“《左傳》楚若敖之後有鬭般生伯比,伯比生鬭穀於菟,字子文,代為楚卿,有此姓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鬭
1
基本解释
- ①相遇,遇合。《説文•鬥部》:“鬭,遇也。”《國語•周語下》:“穀洛鬭,將毁王宫。”
- ②面對;相對。宋蘇軾《記夢回文二首》之二:“龍團小碾鬭晴窗。”
- ③戰鬥;爭鬥。也作“鬥”。《論語•季氏》:“血氣方剛,戒之在鬭。”
- ④競賽;比賽。也作“鬥”。宋晏殊《漁家傲》:“越女採蓮江北岸,輕橈短棹隨風便,人貌與花相鬭艷。”
- ⑤古時謂星辰相互撞擊。《史記•天官書》:“歲星入月,其野有逐相;與太白鬭,其野有破軍。”
- ⑥紛亂。唐韓愈《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》:“章舉馬甲注,鬭以怪自呈。”
- ⑦喜樂;戲耍。唐牛僧孺《席上贈劉夢得》:“休論世上升沉事,且鬭樽前見在身。”
- ⑧通“逗”。逗引;挑逗。元邵亨貞《沁園春•無題》:“醉後看承,歌時鬭弄,幾度孜孜頻送情。”
- ⑨副詞。通“陡”。相當於“突然”。《後漢書•光武帝紀》:“校尉汝雲、王隆等二十餘人别,鬭聞之皆曰:‘廉公已死,吾誰為生。’馳奔賊,皆戰死。”
- ⑩介詞。通“趁”。表示利用條件或機會。唐王建《江南三臺四首》之四:“鬭身强健早為,頭白齒落難追。”
- ⑪姓。《元和姓纂•候韻》:“《左傳》楚若敖之後有鬭般生伯比,伯比生鬭穀於菟,字子文,代為楚卿,有此姓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struggle, fight, compete, contend; (Cant.) woodwork, carpentry
- 法语se battre, se quereller, se disputer avec, lutter contre, provoquer, 191e radic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