髡
多音
髡字概述
〔髡〕字拼音是(kūn),部首是髟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髡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髟、兀”,五行属木。
〔髡〕字造字法是形声 。( kūn )从髟( biāo ),与毛发有关,兀( wù )声。本义是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。
〔髡〕字仓颉码是SHMU,五笔是DEGQ,四角号码是72212,郑码是CHGR,中文电码是7562,区位码是8753。
〔髡〕字的UNICODE是U+9AE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649,UTF-32:00009AE1,UTF-8:E9 AB A1。
〔髡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349。
髡的笔顺
横
第1笔
竖
第2笔
横
第3笔
横
第4笔
横
第5笔
撇折
第6笔
点
第7笔
撇
第8笔
撇
第9笔
撇
第10笔
横
第11笔
撇
第12笔
竖弯钩
第13笔
髡的意思
髡
1
基本解释
- ①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。 例如 ~首(剃去头发,光头) ~钳(剃去头发,并用铁圈束颈)
- ②古代指和尚。
- ③古代称修剪树枝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动词〉
- 1.形声 。( kūn )从髟( biāo ),与毛发有关,兀( wù )声。本义: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。
- 2.同本义。引证: 髡,剃发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髡者,使守积。 —— 《周礼 · 掌戮》引证: 辩通凿颠者髡。 —— 刘向《列女传》引证: 接舆髡兮。 —— 《楚辞 · 屈原 · 涉江》引证: 乃髡钳季布。 —— 《史记 · 季布栾布列传》例子: 髡刖(古代刑罚,去发称髡,断足称刖) 髡钳(古代刑罚,去发为髡,用铁束颈为钳) 髡发(剃去头发) 髡首(剃光头发,光头) 髡人(被剃去头发的罪人) 髡头(光头 同髡首)
英文: ancient punishment of shaving off the hair of a criminal;
- 3.剪去树枝。引证: 十年以后,髡一树,得一载,岁髡二百树,五年一周。 —— 《齐民要术》
英文: lop off tree branches;
〈名词〉
- ◎.僧尼 。例子: 髡缁(道士,代指道教) 髡人(僧侣,僧人) 髡首(指僧尼)
英文: monk;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to shear tree; ancient punishment
- 法语tond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