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音
ㄅㄧˋ
ㄆㄧˋ
辛部共13画左右结构CJK 基本汉字U+8F9F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📚
部首
✏️
总笔画
🏗️
结构
左右结构
🎨
造字法
会意字
🔥
五行
⌨️
五笔
nkuh86版
📝
仓颉
srytj
🔤
郑码
xmjs
🔷
四角
70241
📡
中文电码
6582
📍
区位码
1757
🌐
统一码
U+8F9F

辟字概述

〔辟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bì、pì),部首是辛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辟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𡰪、辛”,五行属水。

〔辟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卩,从辛,从口。“卩”,音 jié,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。“辛”,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。本义是法律,法度。

〔辟〕字仓颉码是SRYTJ,五笔是NKUH,四角号码是70241,郑码是XMJS,中文电码是6582,区位码是1757

〔辟〕字的UNICODE是U+8F9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767,UTF-32:00008F9F,UTF-8:E8 BE 9F。

〔辟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3037,属常用字

〔辟〕字异体字是𠈳𠊕𠊸𠮃𦜺𨐓𨐝𨐢𨐨𪿢

辟的笔顺

横折
第1笔
第2笔
第3笔
第4笔
横折
第5笔
第6笔
第7笔
第8笔
第9笔
第10笔
第11笔
第12笔
第13笔

辟的意思

1

基本解释

  • 君主。 例如 复~
  • 指君主招来,授予官职。 例如 ~召 ~引 ~书 ~除(征召推举授官) ~举
  • 古同“避”,躲,设法躲开。
  • 古同“睥”,睥睨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1.
    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卩,从辛,从口。“卩”,音 jié,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。“辛”,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。本义:法律,法度。
  • 2.
    同本义。
    引证: 辟,法也。从卩、从辛,节制其罪也。从口,用法者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    引证: “辟言不信”。(法度之言,而不听信。) —— 《诗 · 小雅 · 雨无止》

    英文: law;

  • 3.
    君主。
    引证: 辟遏有德。 —— 《汉书 · 五行志》。注:“天子也。”
    引证: 皇王(指周武王)维(语气词)辟。 —— 《诗经 · 大雅 · 文王有责》
    例子: 复辟

    英文: monarch;

  • 4.
    古称官吏。
    引证: 厥辟不辟。 —— 《礼记 · 坊记》
    引证: 三卿一长曰辟。 —— 《周书 · 武顺》
    引证: 正殿路寝,用朝群辟。 —— 《文选》

    英文: official;

  • 5.
    罪,罪行。
    引证: 言奇者见疑,行殊者得辟。 —— 《汉书》

    英文: crime;

〈动词〉
  • 1.
    通“避”。回避,躲避。
    引证: 使咸知王之好恶辟行之。 —— 《周礼 · 掌交》
    引证: 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,是以皆止。 —— 《左传 · 庄公九年》
    引证: 子曰:贤者辟世,其次辟地,其次辟色,其次辟言。 —— 《论语 · 宪问》
    引证: 行辟人可也。 —— 《孟子》
    引证: 不辟死伤。 —— 《荀子 · 荣辱》
    引证: 文王之所辟(后作“避”)风雨也。 —— 《左传 · 僖公三十三年》
    引证: 高祖尝(曾经)辟吏。 —— 《史记 · 张丞相列传》
    例子: 辟邪(避免或驱除邪恶)

    英文: avoid;

  • 2.
    征召来授予官职。
    引证: 举孝廉,不行,连辟公府,不就。 —— 《后汉书 · 张衡传》

    英文: appoint to an official position;

  • 3.
    另见 pì。

文字的翻译

  • 英语
    law, rule; open up, develop
  • 法语
    roi, monarque, s'engager, repousser, éviter

辟字造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