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音
ㄍㄨˇ
大部共11画上下结构CJK 扩展BU+21638
📚
部首
✏️
总笔画
🏗️
结构
左右结构
🎨
造字法
形声字
🔥
五行
⌨️
五笔
ydg86版
📝
仓颉
ivjr
🔤
郑码
sej
🔷
四角
34760
📡
中文电码
6089
📍
区位码
5812
🌐
统一码
U+8BC2

诂字概述

〔诂〕字拼音是(gǔ),部首是讠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诂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讠、古”,五行属木。

〔诂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言,从古,古亦声。本义是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。

〔诂〕字仓颉码是IVJR,五笔是YDG,四角号码是34760,郑码是SEJ,中文电码是6089,区位码是5812

〔诂〕字的UNICODE是U+8BC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778,UTF-32:00008BC2,UTF-8:E8 AF 82。

〔诂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3794

〔诂〕字异体字是

诂的笔顺

第1笔
横折提
第2笔
第3笔
第4笔
第5笔
横折
第6笔
第7笔

诂的意思

1

基本解释

  • 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。 例如 训~ 解~ 字~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动词〉
  • 1.
    (会意。从言,从古,古亦声。本义: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) 同本义。
    引证: 诂,训故言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
    英文: explain archaic or dialectal words in current language;

  • 2.
    后汉桓谭传郑兴传注皆引说文、训古言也。
    引证: 诂者,古也。古今异言,通之使人知也。 —— 《毛诗 · 周南 · 关睢》诂训传疏
    引证: 诂,训故言也。 —— 《后汉书 · 桓谭传》注
    引证: 雄少而好学,不为章句,训诂通而已,博览无所不见。 —— 《汉书 · 扬雄传》
    例子: 诂解(用当代语言解释古语) 诂训(解释古书的文义 也用以指古言古义 同故训)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古言古义;词语的意义 同字而异诂,同辞而异义。——陆游《万卷楼记》 又
    例子: 诂释(古言古语的解释) 【漢典】

    英文: archaism; old saying; the meaning of a word;

文字的翻译

  • 英语
    exegesis, explanation; explain
  • 德语
    darlegen, erklären , Erläuterung (S)​, Kommentar (S)​, Kommentator (S)
  • 法语
    expliquer des textes anciens en termes modernes

诂字造句

诂字组词

暂无组词信息

含诂字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