讟
多音
讟字概述
讟的笔顺
点
第1笔
横
第2笔
横
第3笔
横
第4笔
竖
第5笔
横折
第6笔
横
第7笔
横
第8笔
竖
第9笔
横
第10笔
竖
第11笔
横折
第12笔
竖
第13笔
竖
第14笔
横
第15笔
竖
第16笔
横折
第17笔
横
第18笔
横
第19笔
横
第20笔
撇
第21笔
点
第22笔
点
第23笔
横
第24笔
横
第25笔
横
第26笔
竖
第27笔
横折
第28笔
横
第29笔
讟的意思
讟
1
基本解释
- ①怨恨:“旦获~于群弟兮。”
- ②诽谤:“屈辱既加,则有怨恨,谤~之言出矣。”
- ③憎恶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动词〉
- 1.怨恨。引证: 讟,痛怨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怨讟动于民。 —— 《汉书 · 五行志》例子: 谤讟(诽谤,怨言)
英文: hate;
- 2.诽谤。引证: 今兹入郑,民不罢劳,君无怨讟。 —— 《左传 · 宣公十二年》
英文: slander;
讟
1
基本解释
- ①怨恨:“旦获~于群弟兮。”
- ②诽谤:“屈辱既加,则有怨恨,谤~之言出矣。”
- ③憎恶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动词〉
- 1.怨恨。引证: 讟,痛怨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怨讟动于民。 —— 《汉书 · 五行志》例子: 谤讟(诽谤,怨言)
英文: hate;
- 2.诽谤。引证: 今兹入郑,民不罢劳,君无怨讟。 —— 《左传 · 宣公十二年》
英文: slander;
讟
1
基本解释
- ①怨恨:“旦获~于群弟兮。”
- ②诽谤:“屈辱既加,则有怨恨,谤~之言出矣。”
- ③憎恶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动词〉
- 1.怨恨。引证: 讟,痛怨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怨讟动于民。 —— 《汉书 · 五行志》例子: 谤讟(诽谤,怨言)
英文: hate;
- 2.诽谤。引证: 今兹入郑,民不罢劳,君无怨讟。 —— 《左传 · 宣公十二年》
英文: slander;
讟
1
基本解释
- ①怨恨:“旦获~于群弟兮。”
- ②诽谤:“屈辱既加,则有怨恨,谤~之言出矣。”
- ③憎恶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动词〉
- 1.怨恨。引证: 讟,痛怨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怨讟动于民。 —— 《汉书 · 五行志》例子: 谤讟(诽谤,怨言)
英文: hate;
- 2.诽谤。引证: 今兹入郑,民不罢劳,君无怨讟。 —— 《左传 · 宣公十二年》
英文: slander;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slander, utter evil words
- 德语murmeln, raunen , verleumden, verlästern
- 法语murmurer, calomni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