謏
多音
謏字概述
謏的笔顺
点
第1笔
横
第2笔
横
第3笔
横
第4笔
竖
第5笔
横折
第6笔
横
第7笔
撇
第8笔
竖
第9笔
横
第10笔
横折
第11笔
横
第12笔
横
第13笔
竖
第14笔
横撇/横钩
第15笔
捺
第16笔
謏的意思
謏
1
基本解释
- ◎小:“臣实~才,谬登清贯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形容词〉
- ◎.小。引证: 謏,小也。 —— 《玉篇》引证: 足以謏闻。 —— 《礼记 · 学记》。注:“謏之言小也。”引证: 下至謏言謏说,巷议街谈,苟足以资记注而广多闻,要未必为三长之士所尽斥。 —— 清 · 吴骞《拜经楼诗话》例子: 謏才(小才) 謏闻(小有名声) 謏说(小说) 謏见(浅见) 謏能(谦称才能浅陋) 謏言(谦称自己的言论)
英文: small;
謏
1
基本解释
- ◎小:“臣实~才,谬登清贯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形容词〉
- ◎.小。引证: 謏,小也。 —— 《玉篇》引证: 足以謏闻。 —— 《礼记 · 学记》。注:“謏之言小也。”引证: 下至謏言謏说,巷议街谈,苟足以资记注而广多闻,要未必为三长之士所尽斥。 —— 清 · 吴骞《拜经楼诗话》例子: 謏才(小才) 謏闻(小有名声) 謏说(小说) 謏见(浅见) 謏能(谦称才能浅陋) 謏言(谦称自己的言论)
英文: small;
謏
1
基本解释
- ◎小:“臣实~才,谬登清贯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形容词〉
- ◎.小。引证: 謏,小也。 —— 《玉篇》引证: 足以謏闻。 —— 《礼记 · 学记》。注:“謏之言小也。”引证: 下至謏言謏说,巷议街谈,苟足以资记注而广多闻,要未必为三长之士所尽斥。 —— 清 · 吴骞《拜经楼诗话》例子: 謏才(小才) 謏闻(小有名声) 謏说(小说) 謏见(浅见) 謏能(谦称才能浅陋) 謏言(谦称自己的言论)
英文: small;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scold, censure; lead people toward virtuous ways; small, little
- 法语(petit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