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音
lánㄌㄢˊ
衤部共17画左右结构CJK 基本汉字U+8955
三级汉字通用字
📚
部首
✏️
总笔画
🏗️
结构
左右结构
🎨
造字法
形声字
🔥
五行
⌨️
五笔
puui86版 puul98版
📝
仓颉
llsw
🔤
郑码
wtfl
🔷
四角
37220
📡
中文电码
📍
区位码
🌐
统一码
U+8955

襕字概述

〔襕〕字拼音是(lán),部首是衤部,总笔画是17画

〔襕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衤、阑”。

〔襕〕字仓颉码是LLSW,五笔是PUUI86,PUUL98,四角号码是37220,郑码是WTFL

〔襕〕字的UNICODE是U+895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157,UTF-32:00008955,UTF-8:E8 A5 95。

〔襕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972

〔襕〕字异体字是𢆄

襕的笔顺

第1笔
横撇/横钩
第2笔
第3笔
第4笔
第5笔
第6笔
第7笔
横折钩
第8笔
第9笔
第10笔
横折
第11笔
第12笔
第13笔
第14笔
第15笔
第16笔
第17笔

襕的意思

lán1

基本解释

  • 古代一种上下衣相连的服装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上下衣相连的服装。
    引证: 身穿着绿襕,手拿着一管笔。 —— 孟汉卿《魔合罗》
    例子: 襕衫(古代士人之服 因其于衫下施横襕为裳,故称) 襕袍(古代的一种公服 因其于袍下施横襕为裳,故称 明、清时为秀才举人之公服)

    英文: gown;

lán1

基本解释

  • 古代一种上下衣相连的服装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上下衣相连的服装。
    引证: 身穿着绿襕,手拿着一管笔。 —— 孟汉卿《魔合罗》
    例子: 襕衫(古代士人之服 因其于衫下施横襕为裳,故称) 襕袍(古代的一种公服 因其于袍下施横襕为裳,故称 明、清时为秀才举人之公服)

    英文: gown;

lán1

基本解释

  • 古代一种上下衣相连的服装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上下衣相连的服装。
    引证: 身穿着绿襕,手拿着一管笔。 —— 孟汉卿《魔合罗》
    例子: 襕衫(古代士人之服 因其于衫下施横襕为裳,故称) 襕袍(古代的一种公服 因其于袍下施横襕为裳,故称 明、清时为秀才举人之公服)

    英文: gown;

lán1

基本解释

  • 古代一种上下衣相连的服装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上下衣相连的服装。
    引证: 身穿着绿襕,手拿着一管笔。 —— 孟汉卿《魔合罗》
    例子: 襕衫(古代士人之服 因其于衫下施横襕为裳,故称) 襕袍(古代的一种公服 因其于袍下施横襕为裳,故称 明、清时为秀才举人之公服)

    英文: gown;

文字的翻译

  • 暂无翻译

襕字造句

襕字组词

暂无组词信息

含襕字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