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音
zòngㄗㄨㄥˋ
米部共15画左右结构CJK 基本汉字U+7CC9
📚
部首
✏️
总笔画
🏗️
结构
左右结构
🎨
造字法
🔥
五行
⌨️
五笔
oqbt86版 orbt98版
📝
仓颉
fduce
🔤
郑码
ufor
🔷
四角
92947
📡
中文电码
📍
区位码
🌐
统一码
U+7CC9

糉字概述

〔糉〕字拼音是(zòng),部首是米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糉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米、㚇”。

〔糉〕字仓颉码是FDUCE,五笔是OQBT86,ORBT98,四角号码是92947,郑码是UFOR

〔糉〕字的UNICODE是U+7CC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945,UTF-32:00007CC9,UTF-8:E7 B3 89。

〔糉〕字异体字是

糉的笔顺

第1笔
第2笔
第3笔
第4笔
第5笔
第6笔
第7笔
第8笔
竖折/竖弯
第9笔
第10笔
第11笔
第12笔
第13笔
横撇/横钩
第14笔
第15笔

糉的意思

zòng1

基本解释

  • 同“粽”。《説文新附•米部》:“糉,蘆葉裹米也。从米,㚇聲。”《集韻•送韻》:“糉,角黍也。或作粽。”《太平御覽》卷八百五十一引晋周處《風土記》:“俗以菰葉裹黍米,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,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,一名稯,一名角黍。”宋歐陽修《漁家傲》:“五色新絲纏角糉,金盤送,生綃畫扇盤雙鳳。”

详细解释

例证
zòng1

基本解释

  • 同“粽”。《説文新附•米部》:“糉,蘆葉裹米也。从米,㚇聲。”《集韻•送韻》:“糉,角黍也。或作粽。”《太平御覽》卷八百五十一引晋周處《風土記》:“俗以菰葉裹黍米,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,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,一名稯,一名角黍。”宋歐陽修《漁家傲》:“五色新絲纏角糉,金盤送,生綃畫扇盤雙鳳。”

详细解释

例证
zòng1

基本解释

  • 同“粽”。《説文新附•米部》:“糉,蘆葉裹米也。从米,㚇聲。”《集韻•送韻》:“糉,角黍也。或作粽。”《太平御覽》卷八百五十一引晋周處《風土記》:“俗以菰葉裹黍米,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,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,一名稯,一名角黍。”宋歐陽修《漁家傲》:“五色新絲纏角糉,金盤送,生綃畫扇盤雙鳳。”

详细解释

例证
zòng1

基本解释

  • 同“粽”。《説文新附•米部》:“糉,蘆葉裹米也。从米,㚇聲。”《集韻•送韻》:“糉,角黍也。或作粽。”《太平御覽》卷八百五十一引晋周處《風土記》:“俗以菰葉裹黍米,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,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,一名稯,一名角黍。”宋歐陽修《漁家傲》:“五色新絲纏角糉,金盤送,生綃畫扇盤雙鳳。”

详细解释

例证

文字的翻译

  • 英语
   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
  • 法语
    pouding, triangulaire de millet ou de riz

糉字造句

糉字组词

暂无组词信息

含糉字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