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音
ㄑㄧˇ
木部共12画上下结构CJK 基本汉字U+68E8
三级汉字通用字
📚
部首
✏️
总笔画
🏗️
结构
上下结构
🎨
造字法
形声字
🔥
五行
⌨️
五笔
ynts86版
📝
仓颉
hkd ikd
🔤
郑码
wmmf
🔷
四角
38904
📡
中文电码
2790
📍
区位码
🌐
统一码
U+68E8

棨字概述

〔棨〕字拼音是(qǐ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棨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𢼄、木”或“𢼄、朩”。

〔棨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啟省声。本义是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,通过津关的凭证。

〔棨〕字仓颉码是HKD IKD,五笔是YNTS,四角号码是38904,郑码是WMMF,中文电码是2790

〔棨〕字的UNICODE是U+68E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856,UTF-32:000068E8,UTF-8:E6 A3 A8。

〔棨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443

〔棨〕字异体字是𢧊𣘼𣙅

棨的笔顺

第1笔
横折
第2笔
第3笔
第4笔
第5笔
第6笔
第7笔
第8笔
第9笔
第10笔
第11笔
第12笔

棨的意思

1

基本解释

  • 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,略似戟形。 例如 ~信
  •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,木制,形状似戟。 例如 ~戟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1.
    形声。从木,啟省声。本义: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,通过津关的凭证。
  • 2.
    同本义。
    引证: 棨,传信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    引证: 除关无用棨传。 —— 《汉书 · 文帝纪》。注:“棨者,刻木为合符也。”
    例子: 棨传(古代作通行凭证用的一种木制符信) 棨信(传信的符证)

    英文: tally;

  • 3.
    有缯衣的戟。为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。
    引证: 建幢棨。 —— 《汉书 · 韩延寿传》。注:“有衣之戟也。”
    引证: 棨戟十。 —— 《汉书 · 匈奴传》
    例子: 棨戟(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) 棨户(设有棨戟的门户)

    英文: flags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;

1

基本解释

  • 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,略似戟形。 例如 ~信
  •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,木制,形状似戟。 例如 ~戟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1.
    形声。从木,啟省声。本义: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,通过津关的凭证。
  • 2.
    同本义。
    引证: 棨,传信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    引证: 除关无用棨传。 —— 《汉书 · 文帝纪》。注:“棨者,刻木为合符也。”
    例子: 棨传(古代作通行凭证用的一种木制符信) 棨信(传信的符证)

    英文: tally;

  • 3.
    有缯衣的戟。为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。
    引证: 建幢棨。 —— 《汉书 · 韩延寿传》。注:“有衣之戟也。”
    引证: 棨戟十。 —— 《汉书 · 匈奴传》
    例子: 棨戟(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) 棨户(设有棨戟的门户)

    英文: flags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;

1

基本解释

  • 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,略似戟形。 例如 ~信
  •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,木制,形状似戟。 例如 ~戟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1.
    形声。从木,啟省声。本义: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,通过津关的凭证。
  • 2.
    同本义。
    引证: 棨,传信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    引证: 除关无用棨传。 —— 《汉书 · 文帝纪》。注:“棨者,刻木为合符也。”
    例子: 棨传(古代作通行凭证用的一种木制符信) 棨信(传信的符证)

    英文: tally;

  • 3.
    有缯衣的戟。为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。
    引证: 建幢棨。 —— 《汉书 · 韩延寿传》。注:“有衣之戟也。”
    引证: 棨戟十。 —— 《汉书 · 匈奴传》
    例子: 棨戟(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) 棨户(设有棨戟的门户)

    英文: flags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;

文字的翻译

  • 英语
    tally or wooden pass
  • 法语
    pointage pour passer par un passage

棨字造句

棨字组词

暂无组词信息

含棨字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