晡
多音
晡字概述
〔晡〕字拼音是(bū),部首是日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晡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日、甫”,五行属火。
〔晡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日,甫声。本义是申时(等于现在下午三时至五时。
〔晡〕字仓颉码是AIJB,五笔是JGEY86,JSY98,四角号码是63027,郑码是KFB,中文电码是2523,区位码是7446。
〔晡〕字的UNICODE是U+666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209,UTF-32:00006661,UTF-8:E6 99 A1。
〔晡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812。
晡的笔顺
竖
第1笔
横折
第2笔
横
第3笔
横
第4笔
横
第5笔
竖
第6笔
横折钩
第7笔
横
第8笔
横
第9笔
竖
第10笔
点
第11笔
晡的意思
晡
1
基本解释
- ①申时,即下午三时至五时。
- ②夜;晚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名词〉
- 1.形声。从日,甫声。本义:申时(等于现在下午三时至五时。
- 2.申时,即午后三时至五时 [p。m。3—5]。引证: 脯时,门坏。元济于城上请罪, 进城梯而下之。 —— 《资治通鉴 · 唐纪》引证: 贺发,晡时至定陶。 —— 汉 · 班固《汉书》
- 3.傍晚 。例子: 脯食(晚餐)
英文: evening;
晡
1
基本解释
- ①申时,即下午三时至五时。
- ②夜;晚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名词〉
- 1.形声。从日,甫声。本义:申时(等于现在下午三时至五时。
- 2.申时,即午后三时至五时 [p。m。3—5]。引证: 脯时,门坏。元济于城上请罪, 进城梯而下之。 —— 《资治通鉴 · 唐纪》引证: 贺发,晡时至定陶。 —— 汉 · 班固《汉书》
- 3.傍晚 。例子: 脯食(晚餐)
英文: evening;
晡
1
基本解释
- ①申时,即下午三时至五时。
- ②夜;晚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名词〉
- 1.形声。从日,甫声。本义:申时(等于现在下午三时至五时。
- 2.申时,即午后三时至五时 [p。m。3—5]。引证: 脯时,门坏。元济于城上请罪, 进城梯而下之。 —— 《资治通鉴 · 唐纪》引证: 贺发,晡时至定陶。 —— 汉 · 班固《汉书》
- 3.傍晚 。例子: 脯食(晚餐)
英文: evening;
晡
1
基本解释
- ①申时,即下午三时至五时。
- ②夜;晚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名词〉
- 1.形声。从日,甫声。本义:申时(等于现在下午三时至五时。
- 2.申时,即午后三时至五时 [p。m。3—5]。引证: 脯时,门坏。元济于城上请罪, 进城梯而下之。 —— 《资治通鉴 · 唐纪》引证: 贺发,晡时至定陶。 —— 汉 · 班固《汉书》
- 3.傍晚 。例子: 脯食(晚餐)
英文: evening;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late afternoon
- 法语période entre 15 et 17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