塗字概述
塗的笔顺
塗的意思
基本解释
- ①泥;泥巴。《漢書•叙傳上》:“振拔洿塗,跨騰風雲。”
- ②塗抹;粉刷。《書•梓材》:“若作家室,既勤垣墉,惟其塗堲茨。”
- ③敷;擦。《武威漢代醫簡》:“復撓之二百薄以塗其雍者。”
- ④污染。《莊子•讓王》:“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,不如避之以絜吾行。”
- ⑤抹去;塗改。《正字通•土部》:“塗,塗竄。”
- ⑥亂寫或亂畫。《增韻•模韻》:“塗,拌也。亂曰塗,長曰抹。”
- ⑦堵塞;掩蔽。《莊子•天運》:“塗卻守神,以物為量。”
- ⑧道路。也作“途”。《論語•陽貨》:“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遇諸塗。”
- ⑨解凍。《詩•小雅•出車》:“今我來思,雨雪載塗。”
- ⑩同“嵞”。地名。①浙江省會稽山。《説文•屾部》“嵞,會稽山也” ②江西省九江市南當塗山。《説文•岫部》:“嵞,一曰九江當嵞也。” ③重慶市真武山。《華陽國志•巴志》:“禹娶於塗山……今江州塗山是也。”按:即重慶市東之真武山。
- ⑪姓。《廣韻•模韻》:“塗,姓。《風俗通》云:漢諫議大夫塗禪。”
详细解释
- 1.泥,泥巴。引证: 塗,泥也。 —— 《廣雅》引证: 見豕負塗。 —— 《易 · 睽》引证: 厥土惟塗泥。 —— 《書 · 禹貢》引证: 如塗塗附。 —— 《詩 · 小雅 · 角弓》引证: 凍塗。 —— 《禮記 · 夏小正》引证: 坐於塗炭。 —— 《孟子》例子: 塗車(用泥塗製成而飾以彩色的車子 爲古時送葬的明器) 塗炭(泥淖和炭灰 喻污濁之地 亦謂污濁)
英文: mud;
- 2.道路。引证: 道聽塗說。 —— 《論語》引证: 遇諸塗。長塗中宿。 —— 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引证: 天下何思何慮?天下同歸而殊塗,一致而百慮。 —— 《易 · 繫辭下》引证: 立之塗,匠者不顧。 —— 《莊子 · 逍遙遊》引证: 明乎坦塗。 —— 《莊子 · 秋水》引证: 七聖皆迷,無所問塗。適遇牧馬童子問塗焉。 —— 《莊子 · 徐無鬼》
英文: road;
- 3.此義又作「途」。又例子: 塗不拾遺(道不拾遺) 塗說(道路傳聞之言) 塗次(途中停留) 塗陌(道路) 塗徑(道路 路徑) 塗路(猶道路) 塗殫(路走到盡頭)
- 4.引申指途徑;門路。引证: 國亂者,民多私義;兵弱者,民多私勇。則削國之所以取爵祿者多塗,亡國之所以賤爵輕祿。 —— 《商君書》
英文: way;
- 1.塗抹;粉刷物品。引证: 塗明耳目。 —— 《史記 · 貨殖列傳》例子: 塗白(在樹幹上塗抹白塗劑) 塗附(在污泥上再塗上污泥 比喻以惡附惡) 塗地(塗抹、漫布於地) 塗墍(用泥塗抹屋頂或牆壁)
英文: spread on; apply; smear;
- 2.亂寫亂畫 。例子: 塗鴉(比喻胡寫亂畫或書法幼稚) 塗乙(改竄文字 抹去稱爲塗,勾改稱爲乙 乙是勾改的符號) 別在牆上亂塗
英文: scribble;
- 3.使不清楚或模糊 。例子: 塗掉幾個字
英文: blot out;
基本解释
- ①泥;泥巴。《漢書•叙傳上》:“振拔洿塗,跨騰風雲。”
- ②塗抹;粉刷。《書•梓材》:“若作家室,既勤垣墉,惟其塗堲茨。”
- ③敷;擦。《武威漢代醫簡》:“復撓之二百薄以塗其雍者。”
- ④污染。《莊子•讓王》:“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,不如避之以絜吾行。”
- ⑤抹去;塗改。《正字通•土部》:“塗,塗竄。”
- ⑥亂寫或亂畫。《增韻•模韻》:“塗,拌也。亂曰塗,長曰抹。”
- ⑦堵塞;掩蔽。《莊子•天運》:“塗卻守神,以物為量。”
- ⑧道路。也作“途”。《論語•陽貨》:“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遇諸塗。”
- ⑨解凍。《詩•小雅•出車》:“今我來思,雨雪載塗。”
- ⑩同“嵞”。地名。①浙江省會稽山。《説文•屾部》“嵞,會稽山也” ②江西省九江市南當塗山。《説文•岫部》:“嵞,一曰九江當嵞也。” ③重慶市真武山。《華陽國志•巴志》:“禹娶於塗山……今江州塗山是也。”按:即重慶市東之真武山。
- ⑪姓。《廣韻•模韻》:“塗,姓。《風俗通》云:漢諫議大夫塗禪。”
详细解释
- 1.泥,泥巴。引证: 塗,泥也。 —— 《廣雅》引证: 見豕負塗。 —— 《易 · 睽》引证: 厥土惟塗泥。 —— 《書 · 禹貢》引证: 如塗塗附。 —— 《詩 · 小雅 · 角弓》引证: 凍塗。 —— 《禮記 · 夏小正》引证: 坐於塗炭。 —— 《孟子》例子: 塗車(用泥塗製成而飾以彩色的車子 爲古時送葬的明器) 塗炭(泥淖和炭灰 喻污濁之地 亦謂污濁)
英文: mud;
- 2.道路。引证: 道聽塗說。 —— 《論語》引证: 遇諸塗。長塗中宿。 —— 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引证: 天下何思何慮?天下同歸而殊塗,一致而百慮。 —— 《易 · 繫辭下》引证: 立之塗,匠者不顧。 —— 《莊子 · 逍遙遊》引证: 明乎坦塗。 —— 《莊子 · 秋水》引证: 七聖皆迷,無所問塗。適遇牧馬童子問塗焉。 —— 《莊子 · 徐無鬼》
英文: road;
- 3.此義又作「途」。又例子: 塗不拾遺(道不拾遺) 塗說(道路傳聞之言) 塗次(途中停留) 塗陌(道路) 塗徑(道路 路徑) 塗路(猶道路) 塗殫(路走到盡頭)
- 4.引申指途徑;門路。引证: 國亂者,民多私義;兵弱者,民多私勇。則削國之所以取爵祿者多塗,亡國之所以賤爵輕祿。 —— 《商君書》
英文: way;
- 1.塗抹;粉刷物品。引证: 塗明耳目。 —— 《史記 · 貨殖列傳》例子: 塗白(在樹幹上塗抹白塗劑) 塗附(在污泥上再塗上污泥 比喻以惡附惡) 塗地(塗抹、漫布於地) 塗墍(用泥塗抹屋頂或牆壁)
英文: spread on; apply; smear;
- 2.亂寫亂畫 。例子: 塗鴉(比喻胡寫亂畫或書法幼稚) 塗乙(改竄文字 抹去稱爲塗,勾改稱爲乙 乙是勾改的符號) 別在牆上亂塗
英文: scribble;
- 3.使不清楚或模糊 。例子: 塗掉幾個字
英文: blot out;
基本解释
- ①泥;泥巴。《漢書•叙傳上》:“振拔洿塗,跨騰風雲。”
- ②塗抹;粉刷。《書•梓材》:“若作家室,既勤垣墉,惟其塗堲茨。”
- ③敷;擦。《武威漢代醫簡》:“復撓之二百薄以塗其雍者。”
- ④污染。《莊子•讓王》:“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,不如避之以絜吾行。”
- ⑤抹去;塗改。《正字通•土部》:“塗,塗竄。”
- ⑥亂寫或亂畫。《增韻•模韻》:“塗,拌也。亂曰塗,長曰抹。”
- ⑦堵塞;掩蔽。《莊子•天運》:“塗卻守神,以物為量。”
- ⑧道路。也作“途”。《論語•陽貨》:“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遇諸塗。”
- ⑨解凍。《詩•小雅•出車》:“今我來思,雨雪載塗。”
- ⑩同“嵞”。地名。①浙江省會稽山。《説文•屾部》“嵞,會稽山也” ②江西省九江市南當塗山。《説文•岫部》:“嵞,一曰九江當嵞也。” ③重慶市真武山。《華陽國志•巴志》:“禹娶於塗山……今江州塗山是也。”按:即重慶市東之真武山。
- ⑪姓。《廣韻•模韻》:“塗,姓。《風俗通》云:漢諫議大夫塗禪。”
详细解释
- 1.泥,泥巴。引证: 塗,泥也。 —— 《廣雅》引证: 見豕負塗。 —— 《易 · 睽》引证: 厥土惟塗泥。 —— 《書 · 禹貢》引证: 如塗塗附。 —— 《詩 · 小雅 · 角弓》引证: 凍塗。 —— 《禮記 · 夏小正》引证: 坐於塗炭。 —— 《孟子》例子: 塗車(用泥塗製成而飾以彩色的車子 爲古時送葬的明器) 塗炭(泥淖和炭灰 喻污濁之地 亦謂污濁)
英文: mud;
- 2.道路。引证: 道聽塗說。 —— 《論語》引证: 遇諸塗。長塗中宿。 —— 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引证: 天下何思何慮?天下同歸而殊塗,一致而百慮。 —— 《易 · 繫辭下》引证: 立之塗,匠者不顧。 —— 《莊子 · 逍遙遊》引证: 明乎坦塗。 —— 《莊子 · 秋水》引证: 七聖皆迷,無所問塗。適遇牧馬童子問塗焉。 —— 《莊子 · 徐無鬼》
英文: road;
- 3.此義又作「途」。又例子: 塗不拾遺(道不拾遺) 塗說(道路傳聞之言) 塗次(途中停留) 塗陌(道路) 塗徑(道路 路徑) 塗路(猶道路) 塗殫(路走到盡頭)
- 4.引申指途徑;門路。引证: 國亂者,民多私義;兵弱者,民多私勇。則削國之所以取爵祿者多塗,亡國之所以賤爵輕祿。 —— 《商君書》
英文: way;
- 1.塗抹;粉刷物品。引证: 塗明耳目。 —— 《史記 · 貨殖列傳》例子: 塗白(在樹幹上塗抹白塗劑) 塗附(在污泥上再塗上污泥 比喻以惡附惡) 塗地(塗抹、漫布於地) 塗墍(用泥塗抹屋頂或牆壁)
英文: spread on; apply; smear;
- 2.亂寫亂畫 。例子: 塗鴉(比喻胡寫亂畫或書法幼稚) 塗乙(改竄文字 抹去稱爲塗,勾改稱爲乙 乙是勾改的符號) 別在牆上亂塗
英文: scribble;
- 3.使不清楚或模糊 。例子: 塗掉幾個字
英文: blot out;
基本解释
- ①泥;泥巴。《漢書•叙傳上》:“振拔洿塗,跨騰風雲。”
- ②塗抹;粉刷。《書•梓材》:“若作家室,既勤垣墉,惟其塗堲茨。”
- ③敷;擦。《武威漢代醫簡》:“復撓之二百薄以塗其雍者。”
- ④污染。《莊子•讓王》:“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,不如避之以絜吾行。”
- ⑤抹去;塗改。《正字通•土部》:“塗,塗竄。”
- ⑥亂寫或亂畫。《增韻•模韻》:“塗,拌也。亂曰塗,長曰抹。”
- ⑦堵塞;掩蔽。《莊子•天運》:“塗卻守神,以物為量。”
- ⑧道路。也作“途”。《論語•陽貨》:“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遇諸塗。”
- ⑨解凍。《詩•小雅•出車》:“今我來思,雨雪載塗。”
- ⑩同“嵞”。地名。①浙江省會稽山。《説文•屾部》“嵞,會稽山也” ②江西省九江市南當塗山。《説文•岫部》:“嵞,一曰九江當嵞也。” ③重慶市真武山。《華陽國志•巴志》:“禹娶於塗山……今江州塗山是也。”按:即重慶市東之真武山。
- ⑪姓。《廣韻•模韻》:“塗,姓。《風俗通》云:漢諫議大夫塗禪。”
详细解释
- 1.泥,泥巴。引证: 塗,泥也。 —— 《廣雅》引证: 見豕負塗。 —— 《易 · 睽》引证: 厥土惟塗泥。 —— 《書 · 禹貢》引证: 如塗塗附。 —— 《詩 · 小雅 · 角弓》引证: 凍塗。 —— 《禮記 · 夏小正》引证: 坐於塗炭。 —— 《孟子》例子: 塗車(用泥塗製成而飾以彩色的車子 爲古時送葬的明器) 塗炭(泥淖和炭灰 喻污濁之地 亦謂污濁)
英文: mud;
- 2.道路。引证: 道聽塗說。 —— 《論語》引证: 遇諸塗。長塗中宿。 —— 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引证: 天下何思何慮?天下同歸而殊塗,一致而百慮。 —— 《易 · 繫辭下》引证: 立之塗,匠者不顧。 —— 《莊子 · 逍遙遊》引证: 明乎坦塗。 —— 《莊子 · 秋水》引证: 七聖皆迷,無所問塗。適遇牧馬童子問塗焉。 —— 《莊子 · 徐無鬼》
英文: road;
- 3.此義又作「途」。又例子: 塗不拾遺(道不拾遺) 塗說(道路傳聞之言) 塗次(途中停留) 塗陌(道路) 塗徑(道路 路徑) 塗路(猶道路) 塗殫(路走到盡頭)
- 4.引申指途徑;門路。引证: 國亂者,民多私義;兵弱者,民多私勇。則削國之所以取爵祿者多塗,亡國之所以賤爵輕祿。 —— 《商君書》
英文: way;
- 1.塗抹;粉刷物品。引证: 塗明耳目。 —— 《史記 · 貨殖列傳》例子: 塗白(在樹幹上塗抹白塗劑) 塗附(在污泥上再塗上污泥 比喻以惡附惡) 塗地(塗抹、漫布於地) 塗墍(用泥塗抹屋頂或牆壁)
英文: spread on; apply; smear;
- 2.亂寫亂畫 。例子: 塗鴉(比喻胡寫亂畫或書法幼稚) 塗乙(改竄文字 抹去稱爲塗,勾改稱爲乙 乙是勾改的符號) 別在牆上亂塗
英文: scribble;
- 3.使不清楚或模糊 。例子: 塗掉幾個字
英文: blot out;
基本解释
- ◎以金飾物。後作“鍍”。《集韻•莫韻》:“鍍,金飾也,或作塗。”
详细解释
基本解释
- ◎以金飾物。後作“鍍”。《集韻•莫韻》:“鍍,金飾也,或作塗。”
详细解释
基本解释
- ◎以金飾物。後作“鍍”。《集韻•莫韻》:“鍍,金飾也,或作塗。”
详细解释
基本解释
- ◎以金飾物。後作“鍍”。《集韻•莫韻》:“鍍,金飾也,或作塗。”
详细解释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smear, daub, apply, spread; paint
- 德语auftragen (Salbe) (Med), einschmier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