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字概述
〔判〕字拼音是(pàn),部首是刂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判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半、刂”,五行属金。
〔判〕字造字法是形声兼会意。从刀,半声。从刀,表明其意义与刀有联系。“半”是把牛分开。本义是分,分开。
〔判〕字仓颉码是FQLN,五笔是UDJH86,UGJH98,四角号码是92500,郑码是UBKD,中文电码是0445,区位码是3748。
〔判〕字的UNICODE是U+522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028,UTF-32:00005224,UTF-8:E5 88 A4。
〔判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849,属常用字。
判的笔顺
判的意思
基本解释
- ①区别,分辨,断定。 例如 ~明 ~辨 ~据 ~读(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) ~断
- ②分开,截然不同。 例如 ~然 ~若两人 ~若鸿沟
- ③评定。 例如 裁~ 谈~ ~卷子
- ④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。 例如 ~词 ~决 ~案
- ⑤古代官名。 例如 通~ ~官(中国唐、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,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)
详细解释
- 1.形声兼会意。从刀,半声。从刀,表明其意义与刀有联系。“半”是把牛分开。本义:分,分开。
- 2.同本义。引证: 判,分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继犹判涣。 —— 《诗 · 周颂 · 访落》引证: 纪于是乎判。 —— 《左传 · 庄公三年》引证: 若七德离判,民乃携贰。 —— 《国语 · 周语中》引证: 遂判为十二,合为七国,威分于陪臣之邦。 —— 柳宗元《封建论》例子: 判割(分割) 判妻(丈夫去世或与丈夫离异后再嫁的妇女) 判散(分散) 判礼(分离 分开) 判迹(分道而行) 判裂(割裂 分离)
英文: divide;
- 3.判决。引证: 太尉判状辞甚巽(恭顺)。 —— 唐 · 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例子: 审判(审理和判决) 判词(判决的文词) 判牍(判决司法案件的文书) 判有罪 判无罪
英文: judge; sentence; condemn;
- 4.区别;分辨。引证: 判天地之美,析万物之理。 —— 《庄子 · 天下》引证: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。 —— 宋 · 苏洵《六国论》例子: 判别是非 判正(分辨是非曲直)
英文: distinguish;
- 5.裁定 。例子: 公判 评判(判定胜负或优劣) 判事(判决事务的是非曲直) 判个死日(预知死期 判:断定) 判命(判定人的命运 拼命) 判析(裁决)
英文: decide;
- 6.[为了评价或强调的目的] 评定做上符号或记号。引证: 使者呈上书看时,封面上判云:“汉大丞相付 周都督开拆。” —— 《三国演义》例子: 判卷子 判阅(批阅)
英文: mark;
- 7.球赛中裁定球或球员的情况 。例子: 判发球出界 判跑垒员安全进垒
英文: call;
- 8.通“拚”。舍弃。引证: 海波无底珠沉海,采珠之人判死采。 —— 元稹《采珠行》
英文: forsake;
- 1.半。引证: 凡有责者有判书。 —— 《周礼 · 朝士》。注:“半分而合者。”引证: 卿大夫判县。 —— 《周礼 · 小胥》。按:“宫县四面,判县两面。”引证: 掌万民之判。 —— 《周礼 · 媒氏》引证: 璋判白。 —— 《公羊传 · 定公八年》引证: 天地判合。 —— 《汉书 · 翟义传》
英文: half;
- 2.判决狱讼的官 。例子: 州判 通判 判司(官名 掌批判文牍的官) 判官头(雕绘着判官的马鞍)
英文: judge; justice;
- 3.裁决诉讼的文书 。例子: 判花(花押 旧时在判决书后签字花押)
英文: court verdict;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judge; discriminate; conclude
- 德语benachteiligen, unterscheiden , erkennen, unterscheiden , richten, beurteilen , verdonnern
- 法语juger, rendre un verdict, no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