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音
jǐngㄐㄧㄥˇ
亻部共14画左右结构CJK 基本汉字U+5106
二级汉字通用字
📚
部首
✏️
总笔画
🏗️
结构
左右结构
🎨
造字法
形声字
🔥
五行
⌨️
五笔
waqt86版
📝
仓颉
otrk
🔤
郑码
nejm
🔷
四角
28240
📡
中文电码
0311
📍
区位码
5751
🌐
统一码
U+5106

儆字概述

〔儆〕字拼音是(jǐng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儆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敬”,五行属木。

〔儆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敬声。本义是警戒,戒备。

〔儆〕字仓颉码是OTRK,五笔是WAQT,四角号码是28240,郑码是NEJM,中文电码是0311,区位码是5751

〔儆〕字的UNICODE是U+510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742,UTF-32:00005106,UTF-8:E5 84 86。

〔儆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756

〔儆〕字异体字是

儆的笔顺

第1笔
第2笔
第3笔
第4笔
第5笔
第6笔
横折钩
第7笔
第8笔
横折
第9笔
第10笔
第11笔
第12笔
第13笔
第14笔

儆的意思

jǐng1

基本解释

  • 使人警醒,不犯过错。 例如 ~戒 ~省( xǐng )(使人觉悟、反省) 惩一~百 以~效尤
  • 古同“警”,警报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动词〉
  • 1.
    形声。从人,敬声。本义:警戒,戒备。
  • 2.
    同本义。
    引证: 儆,戒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    引证: 儆,备也。 —— 《后汉书 · 东平宪王苍传》注
    引证: 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。 —— 《左传 · 昭公十八年》
    引证: 令司官、巷伯儆宫。 —— 《左传 · 襄公九年》
    例子: 儆悟(儆醒 儆戒,醒悟) 儆守(戒备防守) 儆惧(戒惧 警惕和畏惧) 儆懔(戒惧) 儆戢(戒惧而有所收敛) 儆儆(不安的样子) 儆动(戒惧不安) 儆畏(警惕和畏惧 戒惧)

    英文: guard; warn; outpost;

  • 3.
    告诫;警告。
    引证: 夜儆百工。 —— 《国语 · 鲁语》
    引证: 乃儆公仲之行。 —— 《战国策 · 韩策》
    引证: 所以儆人臣也。 —— 《孔子家语 · 五仪》
    引证: 在军,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。 —— 《左传 · 宣公十二年》
    引证: 宜杀一儆百。 —— 龚自珍《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》

    英文: warn;
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警报,紧急情况。
    引证: 若今时儆跸。 —— 《周礼 · 夏官 · 隸仆》
    例子: 儆急(紧急[事件],一般指军情)

    英文: alarm;

jǐng1

基本解释

  • 使人警醒,不犯过错。 例如 ~戒 ~省( xǐng )(使人觉悟、反省) 惩一~百 以~效尤
  • 古同“警”,警报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动词〉
  • 1.
    形声。从人,敬声。本义:警戒,戒备。
  • 2.
    同本义。
    引证: 儆,戒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    引证: 儆,备也。 —— 《后汉书 · 东平宪王苍传》注
    引证: 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。 —— 《左传 · 昭公十八年》
    引证: 令司官、巷伯儆宫。 —— 《左传 · 襄公九年》
    例子: 儆悟(儆醒 儆戒,醒悟) 儆守(戒备防守) 儆惧(戒惧 警惕和畏惧) 儆懔(戒惧) 儆戢(戒惧而有所收敛) 儆儆(不安的样子) 儆动(戒惧不安) 儆畏(警惕和畏惧 戒惧)

    英文: guard; warn; outpost;

  • 3.
    告诫;警告。
    引证: 夜儆百工。 —— 《国语 · 鲁语》
    引证: 乃儆公仲之行。 —— 《战国策 · 韩策》
    引证: 所以儆人臣也。 —— 《孔子家语 · 五仪》
    引证: 在军,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。 —— 《左传 · 宣公十二年》
    引证: 宜杀一儆百。 —— 龚自珍《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》

    英文: warn;
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警报,紧急情况。
    引证: 若今时儆跸。 —— 《周礼 · 夏官 · 隸仆》
    例子: 儆急(紧急[事件],一般指军情)

    英文: alarm;

jǐng1

基本解释

  • 使人警醒,不犯过错。 例如 ~戒 ~省( xǐng )(使人觉悟、反省) 惩一~百 以~效尤
  • 古同“警”,警报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动词〉
  • 1.
    形声。从人,敬声。本义:警戒,戒备。
  • 2.
    同本义。
    引证: 儆,戒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    引证: 儆,备也。 —— 《后汉书 · 东平宪王苍传》注
    引证: 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。 —— 《左传 · 昭公十八年》
    引证: 令司官、巷伯儆宫。 —— 《左传 · 襄公九年》
    例子: 儆悟(儆醒 儆戒,醒悟) 儆守(戒备防守) 儆惧(戒惧 警惕和畏惧) 儆懔(戒惧) 儆戢(戒惧而有所收敛) 儆儆(不安的样子) 儆动(戒惧不安) 儆畏(警惕和畏惧 戒惧)

    英文: guard; warn; outpost;

  • 3.
    告诫;警告。
    引证: 夜儆百工。 —— 《国语 · 鲁语》
    引证: 乃儆公仲之行。 —— 《战国策 · 韩策》
    引证: 所以儆人臣也。 —— 《孔子家语 · 五仪》
    引证: 在军,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。 —— 《左传 · 宣公十二年》
    引证: 宜杀一儆百。 —— 龚自珍《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》

    英文: warn;
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警报,紧急情况。
    引证: 若今时儆跸。 —— 《周礼 · 夏官 · 隸仆》
    例子: 儆急(紧急[事件],一般指军情)

    英文: alarm;

jǐng1

基本解释

  • 使人警醒,不犯过错。 例如 ~戒 ~省( xǐng )(使人觉悟、反省) 惩一~百 以~效尤
  • 古同“警”,警报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动词〉
  • 1.
    形声。从人,敬声。本义:警戒,戒备。
  • 2.
    同本义。
    引证: 儆,戒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    引证: 儆,备也。 —— 《后汉书 · 东平宪王苍传》注
    引证: 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。 —— 《左传 · 昭公十八年》
    引证: 令司官、巷伯儆宫。 —— 《左传 · 襄公九年》
    例子: 儆悟(儆醒 儆戒,醒悟) 儆守(戒备防守) 儆惧(戒惧 警惕和畏惧) 儆懔(戒惧) 儆戢(戒惧而有所收敛) 儆儆(不安的样子) 儆动(戒惧不安) 儆畏(警惕和畏惧 戒惧)

    英文: guard; warn; outpost;

  • 3.
    告诫;警告。
    引证: 夜儆百工。 —— 《国语 · 鲁语》
    引证: 乃儆公仲之行。 —— 《战国策 · 韩策》
    引证: 所以儆人臣也。 —— 《孔子家语 · 五仪》
    引证: 在军,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。 —— 《左传 · 宣公十二年》
    引证: 宜杀一儆百。 —— 龚自珍《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》

    英文: warn;
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警报,紧急情况。
    引证: 若今时儆跸。 —— 《周礼 · 夏官 · 隸仆》
    例子: 儆急(紧急[事件],一般指军情)

    英文: alarm;

文字的翻译

  • 英语
    warn; warning
  • 德语
    warnen
  • 法语
    avertir, prendre garde, exciter, inquiéter

儆字造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