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音
jiāoㄐㄧㄠ
鳥部共17画左右结构CJK 基本汉字U+9D41
📚
部首
✏️
总笔画
🏗️
结构
左右结构
🎨
造字法
🔥
五行
⌨️
五笔
uqwo86版 urqo98版
📝
仓颉
ykhaf
🔤
郑码
soor
🔷
四角
07427
📡
中文电码
📍
区位码
🌐
统一码
U+9D41

鵁字概述

〔鵁〕字拼音是(jiāo),部首是鳥部,总笔画是17画

〔鵁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交、鳥”。

〔鵁〕字仓颉码是YKHAF,五笔是UQWO86,URQO98,四角号码是07427,郑码是SOOR

〔鵁〕字的UNICODE是U+9D4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40257,UTF-32:00009D41,UTF-8:E9 B5 81。

〔鵁〕字异体字是𩾾𪁉

鵁的笔顺

第1笔
第2笔
第3笔
第4笔
第5笔
第6笔
第7笔
第8笔
横折
第9笔
第10笔
第11笔
第12笔
横折钩
第13笔
第14笔
第15笔
第16笔
第17笔

鵁的意思

jiāo1

基本解释

  • 〔~鶄( jīng )〕一种水鸟,即“赤头鹭”。嘴长,脚高,体长约五十厘米。入夏,雄的头、颈及羽冠呈栗红色。分布于中国南方及印度等地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古籍中的一种鸟名 [蔓联之山]有鸟焉,群居而朋飞,其毛如雌雉,名曰鵁,自鸣自呼,食之已风。——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

    英文: legendary aquatic bird;

jiāo1

基本解释

  • 〔~鶄( jīng )〕一种水鸟,即“赤头鹭”。嘴长,脚高,体长约五十厘米。入夏,雄的头、颈及羽冠呈栗红色。分布于中国南方及印度等地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古籍中的一种鸟名 [蔓联之山]有鸟焉,群居而朋飞,其毛如雌雉,名曰鵁,自鸣自呼,食之已风。——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

    英文: legendary aquatic bird;

jiāo1

基本解释

  • 〔~鶄( jīng )〕一种水鸟,即“赤头鹭”。嘴长,脚高,体长约五十厘米。入夏,雄的头、颈及羽冠呈栗红色。分布于中国南方及印度等地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古籍中的一种鸟名 [蔓联之山]有鸟焉,群居而朋飞,其毛如雌雉,名曰鵁,自鸣自呼,食之已风。——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

    英文: legendary aquatic bird;

文字的翻译

  • 法语
    (espèce d'oiseau aquatique)​, Mycticorax prasinosceles

鵁字造句

鵁字组词

暂无组词信息

含鵁字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