髯字概述
〔髯〕字拼音是(rán),部首是髟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髯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髟、冉”,五行属金。
〔髯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髟,冉声。髟( biāo ),长发下垂的样子。本义是两颊上的长须。
〔髯〕字仓颉码是SHGB,五笔是DEMF,四角号码是72447,郑码是CHLB,中文电码是7570,区位码是8755。
〔髯〕字的UNICODE是U+9AE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663,UTF-32:00009AEF,UTF-8:E9 AB AF。
〔髯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859。
髯的笔顺
髯的意思
基本解释
- ◎两腮的胡子,亦泛指胡子。 例如 美~ 虬~ 白发苍~ ~口(演戏用的假胡子)
详细解释
- 1.形声。从髟,冉声。髟( biāo ),长发下垂的样子。本义:两颊上的长须。
- 2.同本义;也泛指胡须。引证: 髥,颊须也。从须从冄,会意,冄亦声。字亦作髥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奋髥抵几。 —— 《汉书 · 朱博传》。注:“颊毛也。”引证: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。 —— 清 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例子: 髯夫(指脸上多须的人) 髯公(指年长多须的人) 髯奴(指多须的奴仆) 髯佛(称仁慈多须的人) 髯胡(须髯和颌下的垂肉) 髯翁(指年老多须的人) 髯须(指胡子) 髯髯然(髯须动摇的样子) 白发苍髯
英文: whiskers;
- 3.须多或须长的人。引证: 羽美须髯,故 亮谓之髯。 —— 《三国志》
英文: a person with bushy whiskers;
- 4.动物的须。引证: [上申之山] 其鸟多当扈,其状如雉,以其髯飞。 —— 《山海经 · 西山经》。 郭璞注:“髯,咽下须也。”
英文: beard hair;
- 5.通“蚺”。蟒蛇。引证: 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。 —— 《淮南子 · 精神》
英文: boa; python;
基本解释
- ◎两腮的胡子,亦泛指胡子。 例如 美~ 虬~ 白发苍~ ~口(演戏用的假胡子)
详细解释
- 1.形声。从髟,冉声。髟( biāo ),长发下垂的样子。本义:两颊上的长须。
- 2.同本义;也泛指胡须。引证: 髥,颊须也。从须从冄,会意,冄亦声。字亦作髥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奋髥抵几。 —— 《汉书 · 朱博传》。注:“颊毛也。”引证: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。 —— 清 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例子: 髯夫(指脸上多须的人) 髯公(指年长多须的人) 髯奴(指多须的奴仆) 髯佛(称仁慈多须的人) 髯胡(须髯和颌下的垂肉) 髯翁(指年老多须的人) 髯须(指胡子) 髯髯然(髯须动摇的样子) 白发苍髯
英文: whiskers;
- 3.须多或须长的人。引证: 羽美须髯,故 亮谓之髯。 —— 《三国志》
英文: a person with bushy whiskers;
- 4.动物的须。引证: [上申之山] 其鸟多当扈,其状如雉,以其髯飞。 —— 《山海经 · 西山经》。 郭璞注:“髯,咽下须也。”
英文: beard hair;
- 5.通“蚺”。蟒蛇。引证: 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。 —— 《淮南子 · 精神》
英文: boa; python;
基本解释
- ◎两腮的胡子,亦泛指胡子。 例如 美~ 虬~ 白发苍~ ~口(演戏用的假胡子)
详细解释
- 1.形声。从髟,冉声。髟( biāo ),长发下垂的样子。本义:两颊上的长须。
- 2.同本义;也泛指胡须。引证: 髥,颊须也。从须从冄,会意,冄亦声。字亦作髥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奋髥抵几。 —— 《汉书 · 朱博传》。注:“颊毛也。”引证: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。 —— 清 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例子: 髯夫(指脸上多须的人) 髯公(指年长多须的人) 髯奴(指多须的奴仆) 髯佛(称仁慈多须的人) 髯胡(须髯和颌下的垂肉) 髯翁(指年老多须的人) 髯须(指胡子) 髯髯然(髯须动摇的样子) 白发苍髯
英文: whiskers;
- 3.须多或须长的人。引证: 羽美须髯,故 亮谓之髯。 —— 《三国志》
英文: a person with bushy whiskers;
- 4.动物的须。引证: [上申之山] 其鸟多当扈,其状如雉,以其髯飞。 —— 《山海经 · 西山经》。 郭璞注:“髯,咽下须也。”
英文: beard hair;
- 5.通“蚺”。蟒蛇。引证: 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。 —— 《淮南子 · 精神》
英文: boa; python;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beard; mustache
- 德语jemanden ansprechen, mutig entgegentreten , Backenbart (S)
- 法语bar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