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音
ān
革部共15画左右结构CJK 基本汉字U+978D
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
📚
部首
✏️
总笔画
🏗️
结构
左右结构
🎨
造字法
形声字
🔥
五行
⌨️
五笔
afpv86版
📝
仓颉
tjjv
🔤
郑码
eewz
🔷
四角
43544
📡
中文电码
7254
📍
区位码
1616
🌐
统一码
U+978D

鞍字概述

〔鞍〕字拼音是(ān),部首是革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鞍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革、安”,五行属土。

〔鞍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革,安声。本义是马鞍。

〔鞍〕字仓颉码是TJJV,五笔是AFPV,四角号码是43544,郑码是EEWZ,中文电码是7254,区位码是1616

〔鞍〕字的UNICODE是U+978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797,UTF-32:0000978D,UTF-8:E9 9E 8D。

〔鞍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3208,属次常用字

〔鞍〕字异体字是𩣑

鞍的笔顺

第1笔
第2笔
第3笔
第4笔
第5笔
横折
第6笔
第7笔
第8笔
第9笔
第10笔
第11笔
横撇/横钩
第12笔
撇点
第13笔
第14笔
第15笔

鞍的意思

ān1

基本解释

  • 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。 例如 马~ ~鞒 ~韂( chàn )(马鞍和垫在马鞍下面的东西 亦称“鞍鞯”)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(形声。从革,安声。本义:马鞍) 同本义。
    引证: 鞌,鞁具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    引证: 令皆下马解鞍。 —— 《汉书 · 李广传》
    引证: 投鞌高如城者数所。 —— 《汉书 · 韩安国传》
    引证: 汉王下马踞鞍而问。 —— 《史记 · 留侯世家》。
    例子: 鞍桥(指马鞍 因马鞍的形状像桥而得名) 鞍辔(骑马的用具 鞍为坐具,辔为控马的缰束)

    英文: saddle;

ān1

基本解释

  • 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。 例如 马~ ~鞒 ~韂( chàn )(马鞍和垫在马鞍下面的东西 亦称“鞍鞯”)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(形声。从革,安声。本义:马鞍) 同本义。
    引证: 鞌,鞁具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    引证: 令皆下马解鞍。 —— 《汉书 · 李广传》
    引证: 投鞌高如城者数所。 —— 《汉书 · 韩安国传》
    引证: 汉王下马踞鞍而问。 —— 《史记 · 留侯世家》。
    例子: 鞍桥(指马鞍 因马鞍的形状像桥而得名) 鞍辔(骑马的用具 鞍为坐具,辔为控马的缰束)

    英文: saddle;

ān1

基本解释

  • 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。 例如 马~ ~鞒 ~韂( chàn )(马鞍和垫在马鞍下面的东西 亦称“鞍鞯”)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(形声。从革,安声。本义:马鞍) 同本义。
    引证: 鞌,鞁具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    引证: 令皆下马解鞍。 —— 《汉书 · 李广传》
    引证: 投鞌高如城者数所。 —— 《汉书 · 韩安国传》
    引证: 汉王下马踞鞍而问。 —— 《史记 · 留侯世家》。
    例子: 鞍桥(指马鞍 因马鞍的形状像桥而得名) 鞍辔(骑马的用具 鞍为坐具,辔为控马的缰束)

    英文: saddle;

文字的翻译

  • 英语
    saddle; any saddle-shaped object
  • 德语
    Sattel &LTPferd&ampgt (S)
  • 法语
    selle (équitation)​

鞍字造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