隩字概述
〔隩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ào、yù),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隩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阝、奥”或“⻖、奧”。
〔隩〕字仓颉码是NLHBK,五笔是BTMD,四角号码是77284,郑码是YNUG。
〔隩〕字的UNICODE是U+96A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569,UTF-32:000096A9,UTF-8:E9 9A A9。
〔隩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,序号7741。
隩的笔顺
隩的意思
基本解释
- ①古同“奥”(a.室内西南角。b.深)。
- ②古同“墺”,可定居的地方:“九州攸同,四~既宅。”
详细解释
基本解释
- ①古同“奥”(a.室内西南角。b.深)。
- ②古同“墺”,可定居的地方:“九州攸同,四~既宅。”
详细解释
基本解释
- ①古同“奥”(a.室内西南角。b.深)。
- ②古同“墺”,可定居的地方:“九州攸同,四~既宅。”
详细解释
基本解释
- ①古同“奥”(a.室内西南角。b.深)。
- ②古同“墺”,可定居的地方:“九州攸同,四~既宅。”
详细解释
基本解释
- ◎河岸弯曲处:“阳陵县东,其地衍~。”
详细解释
- 1.河岸弯曲的地方。引证: 隩,水隈厓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厓内为隩。 —— 《尔雅》引证: 其水渐且出峡,当前坳尖山之隩矣。 —— 《徐霞客游记》
英文: bend in river;
- 2.通“奥”。室内西南角。引证: 西南隅谓之隩,尊长之处也。 —— 《尔雅》
英文: the south west corner of a room;
- 3.可以定居的地方。也作“蕕”。引证: 四隩即宅。 —— 《书 · 禹贡》引证: 宅居九隩。 —— 《国语 · 周语》引证: 祈因夷隩,先王之所以处人民也。 —— 清 · 顾炎武《日知录》
英文: place settled dow;
- 4.另见 ào。
基本解释
- ◎河岸弯曲处:“阳陵县东,其地衍~。”
详细解释
- 1.河岸弯曲的地方。引证: 隩,水隈厓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厓内为隩。 —— 《尔雅》引证: 其水渐且出峡,当前坳尖山之隩矣。 —— 《徐霞客游记》
英文: bend in river;
- 2.通“奥”。室内西南角。引证: 西南隅谓之隩,尊长之处也。 —— 《尔雅》
英文: the south west corner of a room;
- 3.可以定居的地方。也作“蕕”。引证: 四隩即宅。 —— 《书 · 禹贡》引证: 宅居九隩。 —— 《国语 · 周语》引证: 祈因夷隩,先王之所以处人民也。 —— 清 · 顾炎武《日知录》
英文: place settled dow;
- 4.另见 ào。
基本解释
- ◎河岸弯曲处:“阳陵县东,其地衍~。”
详细解释
- 1.河岸弯曲的地方。引证: 隩,水隈厓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厓内为隩。 —— 《尔雅》引证: 其水渐且出峡,当前坳尖山之隩矣。 —— 《徐霞客游记》
英文: bend in river;
- 2.通“奥”。室内西南角。引证: 西南隅谓之隩,尊长之处也。 —— 《尔雅》
英文: the south west corner of a room;
- 3.可以定居的地方。也作“蕕”。引证: 四隩即宅。 —— 《书 · 禹贡》引证: 宅居九隩。 —— 《国语 · 周语》引证: 祈因夷隩,先王之所以处人民也。 —— 清 · 顾炎武《日知录》
英文: place settled dow;
- 4.另见 ào。
基本解释
- ◎河岸弯曲处:“阳陵县东,其地衍~。”
详细解释
- 1.河岸弯曲的地方。引证: 隩,水隈厓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厓内为隩。 —— 《尔雅》引证: 其水渐且出峡,当前坳尖山之隩矣。 —— 《徐霞客游记》
英文: bend in river;
- 2.通“奥”。室内西南角。引证: 西南隅谓之隩,尊长之处也。 —— 《尔雅》
英文: the south west corner of a room;
- 3.可以定居的地方。也作“蕕”。引证: 四隩即宅。 —— 《书 · 禹贡》引证: 宅居九隩。 —— 《国语 · 周语》引证: 祈因夷隩,先王之所以处人民也。 —— 清 · 顾炎武《日知录》
英文: place settled dow;
- 4.另见 ào。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profound, subtle; warm
- 德语Bucht (S)
- 法语baie, criqu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