跣
多音
跣字概述
〔跣〕字拼音是(xiǎn),部首是足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跣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𧾷、先”,五行属金。
〔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足,先声。本义是赤脚。
〔跣〕字仓颉码是RMHGU,五笔是KHTQ,四角号码是64112,郑码是JIMR,中文电码是6420,区位码是8548。
〔跣〕字的UNICODE是U+8DE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323,UTF-32:00008DE3,UTF-8:E8 B7 A3。
〔跣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456。
跣的笔顺
竖
第1笔
横折
第2笔
横
第3笔
竖
第4笔
横
第5笔
竖
第6笔
提
第7笔
撇
第8笔
横
第9笔
竖
第10笔
横
第11笔
撇
第12笔
竖弯钩
第13笔
跣的意思
跣
1
基本解释
- ◎光着脚,不穿鞋袜。 例如 ~足 ~跗(露出脚背)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形容词〉
- ◎.(形声。从足,先声。本义:赤脚)同本义。引证: 跣,足亲地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公跣而出。 —— 《国语 · 晋语》引证: 祭不跣者,主敬也。 —— 《礼记 · 少仪》注引证: 古者以跣为敬,故非大功臣,不得剑履上殿。 —— 《五杂俎》例子: 跣足(赤脚) 跣剥(脱)
英文: barefoot;
跣
1
基本解释
- ◎光着脚,不穿鞋袜。 例如 ~足 ~跗(露出脚背)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形容词〉
- ◎.(形声。从足,先声。本义:赤脚)同本义。引证: 跣,足亲地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公跣而出。 —— 《国语 · 晋语》引证: 祭不跣者,主敬也。 —— 《礼记 · 少仪》注引证: 古者以跣为敬,故非大功臣,不得剑履上殿。 —— 《五杂俎》例子: 跣足(赤脚) 跣剥(脱)
英文: barefoot;
跣
1
基本解释
- ◎光着脚,不穿鞋袜。 例如 ~足 ~跗(露出脚背)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形容词〉
- ◎.(形声。从足,先声。本义:赤脚)同本义。引证: 跣,足亲地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公跣而出。 —— 《国语 · 晋语》引证: 祭不跣者,主敬也。 —— 《礼记 · 少仪》注引证: 古者以跣为敬,故非大功臣,不得剑履上殿。 —— 《五杂俎》例子: 跣足(赤脚) 跣剥(脱)
英文: barefoot;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bare footed
- 德语barfüßig
- 法语nu-pie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