谂字概述
〔谂〕字拼音是(shěn),部首是讠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谂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讠、念”,五行属金。
〔谂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言,念声。本义是规谏。
〔谂〕字仓颉码是IVOIP,五笔是YWYN,四角号码是38732,郑码是SOXW,中文电码是6159,区位码是5837。
〔谂〕字的UNICODE是U+8C0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842,UTF-32:00008C02,UTF-8:E8 B0 82。
〔谂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676。
〔谂〕字异体字是諗。
谂的笔顺
谂的意思
基本解释
- ①同“审”。
- ②规谏,劝告。
- ③思念。
详细解释
- 1.形声。从言,念声。本义:规谏。
- 2.同本义。引证: 谂,深谏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昔辛伯谂周桓公。 —— 《左传 · 闵公二年》引证: 使吾无忘谂。 —— 《国语 · 鲁语》引证: 使果敢者谂之。 —— 《国语 · 晋语》
英文: admonish;
- 3.告诉。引证: 世忠以书来谂, 飞复曰:“均为国家,何分彼此?” —— 《宋史》
英文: tell;
- 4.通“念”。思念。引证: 岂不怀归,是用作歌,将母来谂。 —— 《诗 · 小雅 · 四牡》引证: 为我得法,使有司藏之,使吾无忘谂。 —— 《国语 · 鲁语上》
英文: miss;
- 5.知悉。引证: 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。 ——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例子: 谂知(知悉)
英文: know;
- 6.通“淰”。躲闪,鱼惊走。引证: 故龙以为畜而鱼鲔不谂。 —— 《孔子家语 · 礼运》
英文: dodge;
- ◎.详尽 觉我形秽,自知既谂,而不敢不勉,以期无玷于知己。——明· 陈子壮《与孔玉横少宗伯》
英文: in detail;
基本解释
- ①同“审”。
- ②规谏,劝告。
- ③思念。
详细解释
- 1.形声。从言,念声。本义:规谏。
- 2.同本义。引证: 谂,深谏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昔辛伯谂周桓公。 —— 《左传 · 闵公二年》引证: 使吾无忘谂。 —— 《国语 · 鲁语》引证: 使果敢者谂之。 —— 《国语 · 晋语》
英文: admonish;
- 3.告诉。引证: 世忠以书来谂, 飞复曰:“均为国家,何分彼此?” —— 《宋史》
英文: tell;
- 4.通“念”。思念。引证: 岂不怀归,是用作歌,将母来谂。 —— 《诗 · 小雅 · 四牡》引证: 为我得法,使有司藏之,使吾无忘谂。 —— 《国语 · 鲁语上》
英文: miss;
- 5.知悉。引证: 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。 ——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例子: 谂知(知悉)
英文: know;
- 6.通“淰”。躲闪,鱼惊走。引证: 故龙以为畜而鱼鲔不谂。 —— 《孔子家语 · 礼运》
英文: dodge;
- ◎.详尽 觉我形秽,自知既谂,而不敢不勉,以期无玷于知己。——明· 陈子壮《与孔玉横少宗伯》
英文: in detail;
基本解释
- ①同“审”。
- ②规谏,劝告。
- ③思念。
详细解释
- 1.形声。从言,念声。本义:规谏。
- 2.同本义。引证: 谂,深谏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昔辛伯谂周桓公。 —— 《左传 · 闵公二年》引证: 使吾无忘谂。 —— 《国语 · 鲁语》引证: 使果敢者谂之。 —— 《国语 · 晋语》
英文: admonish;
- 3.告诉。引证: 世忠以书来谂, 飞复曰:“均为国家,何分彼此?” —— 《宋史》
英文: tell;
- 4.通“念”。思念。引证: 岂不怀归,是用作歌,将母来谂。 —— 《诗 · 小雅 · 四牡》引证: 为我得法,使有司藏之,使吾无忘谂。 —— 《国语 · 鲁语上》
英文: miss;
- 5.知悉。引证: 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。 ——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例子: 谂知(知悉)
英文: know;
- 6.通“淰”。躲闪,鱼惊走。引证: 故龙以为畜而鱼鲔不谂。 —— 《孔子家语 · 礼运》
英文: dodge;
- ◎.详尽 觉我形秽,自知既谂,而不敢不勉,以期无玷于知己。——明· 陈子壮《与孔玉横少宗伯》
英文: in detail;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consult carefully with, counsel
- 德语konsultieren, Befragen (S)
- 法语savoir, réprimander, conseiller, désirer qch, dire, inform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