褰
多音
褰字概述
褰的笔顺
点
第1笔
点
第2笔
横撇/横钩
第3笔
横
第4笔
横
第5笔
竖
第6笔
竖
第7笔
横
第8笔
撇
第9笔
捺
第10笔
点
第11笔
横
第12笔
撇
第13笔
竖提
第14笔
撇
第15笔
捺
第16笔
褰的意思
褰
1
基本解释
- ①揭起:“子惠思我,~裳涉溱”。
- ②古代称套裤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名词〉
- ◎.(形声。从衣,寒省声。本义:套裤) 同本义 褰,绔也。——《说文》征褰与襦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振养矜寡,衣之褰襦。——王安石《潭州新学并序》
英文: leggings;
〈动词〉
- 1.撩起[衣服等]。引证: 褰,褰衣。 —— 《广韵》引证: 暑无褰裳。 —— 《礼记 · 曲礼上》引证: 与其有事,则褰裳濡足,冠挂不顾。 —— 《后汉书 · 崔骃传》引证: 子惠思我,褰裳涉溱。 —— 《诗 · 郑风 · 褰裳》引证: 揽辔褰帷。 —— 清 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例子: 褰裳避之(提衣躲避,比喻不愿接近某些人或事,远避之) 褰衣(提起衣服,揭起衣裳) 褰裳(提起衣裳)
英文: lift up;
- 2.散开。引证: 自非烟褰雨霁,不辨此远山矣。 —— 《水经注》
英文: spread out;
褰
1
基本解释
- ①揭起:“子惠思我,~裳涉溱”。
- ②古代称套裤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名词〉
- ◎.(形声。从衣,寒省声。本义:套裤) 同本义 褰,绔也。——《说文》征褰与襦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振养矜寡,衣之褰襦。——王安石《潭州新学并序》
英文: leggings;
〈动词〉
- 1.撩起[衣服等]。引证: 褰,褰衣。 —— 《广韵》引证: 暑无褰裳。 —— 《礼记 · 曲礼上》引证: 与其有事,则褰裳濡足,冠挂不顾。 —— 《后汉书 · 崔骃传》引证: 子惠思我,褰裳涉溱。 —— 《诗 · 郑风 · 褰裳》引证: 揽辔褰帷。 —— 清 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例子: 褰裳避之(提衣躲避,比喻不愿接近某些人或事,远避之) 褰衣(提起衣服,揭起衣裳) 褰裳(提起衣裳)
英文: lift up;
- 2.散开。引证: 自非烟褰雨霁,不辨此远山矣。 —— 《水经注》
英文: spread out;
褰
1
基本解释
- ①揭起:“子惠思我,~裳涉溱”。
- ②古代称套裤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名词〉
- ◎.(形声。从衣,寒省声。本义:套裤) 同本义 褰,绔也。——《说文》征褰与襦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振养矜寡,衣之褰襦。——王安石《潭州新学并序》
英文: leggings;
〈动词〉
- 1.撩起[衣服等]。引证: 褰,褰衣。 —— 《广韵》引证: 暑无褰裳。 —— 《礼记 · 曲礼上》引证: 与其有事,则褰裳濡足,冠挂不顾。 —— 《后汉书 · 崔骃传》引证: 子惠思我,褰裳涉溱。 —— 《诗 · 郑风 · 褰裳》引证: 揽辔褰帷。 —— 清 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例子: 褰裳避之(提衣躲避,比喻不愿接近某些人或事,远避之) 褰衣(提起衣服,揭起衣裳) 褰裳(提起衣裳)
英文: lift up;
- 2.散开。引证: 自非烟褰雨霁,不辨此远山矣。 —— 《水经注》
英文: spread out;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underclothing; to pick up one's skirts
- 德语Legging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