蟹
多音
蟹字概述
蟹的笔顺
撇
第1笔
横撇/横钩
第2笔
撇
第3笔
横折钩
第4笔
横
第5笔
横
第6笔
竖
第7笔
横折钩
第8笔
撇
第9笔
撇
第10笔
横
第11笔
横
第12笔
竖
第13笔
竖
第14笔
横折
第15笔
横
第16笔
竖
第17笔
横
第18笔
点
第19笔
蟹的意思
蟹
1
基本解释
- ◎〔螃~〕节肢动物,水陆两栖。全身有甲壳,足有五对,前双足成钳状,称“螯”,横着爬。腹部分节,俗称“脐”,雄性脐呈长尖形,雌性脐呈椭圆形。简称“蟹”,如“河~”,“海~”,“~黄”,“~青”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名词〉
- 1.螃蟹。引证: 蠏,有二敖、八足、旁行、非蛇鲹之穴无所庇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离为蟹,外刚而内柔也。 —— 《易 · 说卦》引证: 蟹六跪而二螯。 —— 《荀子 · 劝学》引证: 蟹白栗黄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 · 促织》
英文: crab;
- 2.动物名。节肢动物,全身有甲壳,前面的一对脚成钳状,横着爬行。又例子: 蟹眼(喻指水初沸时冒起的小水泡) 蟹爪(指一种形如蟹爪的画笔) 蟹火(渔人夜晚用来捕蟹的火) 蟹厄(蟹行田中,为害禾稼)
蟹
1
基本解释
- ◎〔螃~〕节肢动物,水陆两栖。全身有甲壳,足有五对,前双足成钳状,称“螯”,横着爬。腹部分节,俗称“脐”,雄性脐呈长尖形,雌性脐呈椭圆形。简称“蟹”,如“河~”,“海~”,“~黄”,“~青”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名词〉
- 1.螃蟹。引证: 蠏,有二敖、八足、旁行、非蛇鲹之穴无所庇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离为蟹,外刚而内柔也。 —— 《易 · 说卦》引证: 蟹六跪而二螯。 —— 《荀子 · 劝学》引证: 蟹白栗黄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 · 促织》
英文: crab;
- 2.动物名。节肢动物,全身有甲壳,前面的一对脚成钳状,横着爬行。又例子: 蟹眼(喻指水初沸时冒起的小水泡) 蟹爪(指一种形如蟹爪的画笔) 蟹火(渔人夜晚用来捕蟹的火) 蟹厄(蟹行田中,为害禾稼)
蟹
1
基本解释
- ◎〔螃~〕节肢动物,水陆两栖。全身有甲壳,足有五对,前双足成钳状,称“螯”,横着爬。腹部分节,俗称“脐”,雄性脐呈长尖形,雌性脐呈椭圆形。简称“蟹”,如“河~”,“海~”,“~黄”,“~青”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名词〉
- 1.螃蟹。引证: 蠏,有二敖、八足、旁行、非蛇鲹之穴无所庇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离为蟹,外刚而内柔也。 —— 《易 · 说卦》引证: 蟹六跪而二螯。 —— 《荀子 · 劝学》引证: 蟹白栗黄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 · 促织》
英文: crab;
- 2.动物名。节肢动物,全身有甲壳,前面的一对脚成钳状,横着爬行。又例子: 蟹眼(喻指水初沸时冒起的小水泡) 蟹爪(指一种形如蟹爪的画笔) 蟹火(渔人夜晚用来捕蟹的火) 蟹厄(蟹行田中,为害禾稼)
蟹
1
基本解释
- ◎〔螃~〕节肢动物,水陆两栖。全身有甲壳,足有五对,前双足成钳状,称“螯”,横着爬。腹部分节,俗称“脐”,雄性脐呈长尖形,雌性脐呈椭圆形。简称“蟹”,如“河~”,“海~”,“~黄”,“~青”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名词〉
- 1.螃蟹。引证: 蠏,有二敖、八足、旁行、非蛇鲹之穴无所庇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引证: 离为蟹,外刚而内柔也。 —— 《易 · 说卦》引证: 蟹六跪而二螯。 —— 《荀子 · 劝学》引证: 蟹白栗黄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 · 促织》
英文: crab;
- 2.动物名。节肢动物,全身有甲壳,前面的一对脚成钳状,横着爬行。又例子: 蟹眼(喻指水初沸时冒起的小水泡) 蟹爪(指一种形如蟹爪的画笔) 蟹火(渔人夜晚用来捕蟹的火) 蟹厄(蟹行田中,为害禾稼)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crab, brachyura
- 德语Krabbe (S), Krebs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