薟
多音
薟字概述
薟的笔顺
横
第1笔
竖
第2笔
竖
第3笔
撇
第4笔
捺
第5笔
横
第6笔
竖
第7笔
横折
第8笔
横
第9笔
竖
第10笔
横折
第11笔
横
第12笔
撇
第13笔
点
第14笔
撇
第15笔
点
第16笔
薟的意思
薟
1
基本解释
- ◎葡萄科藤本植物的泛稱。以果熟時顏色不同而有白蘞、赤蘞、烏蘞莓等名稱。《説文•艸部》:“薟,白薟也。”《玉篇•艸部》:“薟,白薟,藥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薟
1
基本解释
- ◎葡萄科藤本植物的泛稱。以果熟時顏色不同而有白蘞、赤蘞、烏蘞莓等名稱。《説文•艸部》:“薟,白薟也。”《玉篇•艸部》:“薟,白薟,藥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薟
1
基本解释
- ◎葡萄科藤本植物的泛稱。以果熟時顏色不同而有白蘞、赤蘞、烏蘞莓等名稱。《説文•艸部》:“薟,白薟也。”《玉篇•艸部》:“薟,白薟,藥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薟
2
基本解释
- ①〔豨薟〕草名。菊科。一年生草本。《本草綱目•草部•豨薟》:“時珍曰:韻書:楚人呼猪為豨,呼草之氣味辛毒為薟,此草氣臭如猪而味薟螫,故謂之豨薟。”
- ②辛味。《集韻•沾韻》:“薟,辛毒之味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薟
2
基本解释
- ①〔豨薟〕草名。菊科。一年生草本。《本草綱目•草部•豨薟》:“時珍曰:韻書:楚人呼猪為豨,呼草之氣味辛毒為薟,此草氣臭如猪而味薟螫,故謂之豨薟。”
- ②辛味。《集韻•沾韻》:“薟,辛毒之味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薟
2
基本解释
- ①〔豨薟〕草名。菊科。一年生草本。《本草綱目•草部•豨薟》:“時珍曰:韻書:楚人呼猪為豨,呼草之氣味辛毒為薟,此草氣臭如猪而味薟螫,故謂之豨薟。”
- ②辛味。《集韻•沾韻》:“薟,辛毒之味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薟
3
基本解释
- ◎水中野韭。《集韻•嚴韻》:“薟,《字林》:冰中野韭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薟
3
基本解释
- ◎水中野韭。《集韻•嚴韻》:“薟,《字林》:冰中野韭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薟
3
基本解释
- ◎水中野韭。《集韻•嚴韻》:“薟,《字林》:冰中野韭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薟
4
基本解释
- ◎同“餡”。味過甘。《集韻•勘韻》:“餡,味過甘也。或作薟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薟
4
基本解释
- ◎同“餡”。味過甘。《集韻•勘韻》:“餡,味過甘也。或作薟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薟
4
基本解释
- ◎同“餡”。味過甘。《集韻•勘韻》:“餡,味過甘也。或作薟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vi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