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音
ǎoㄠˇ
艹部共7画上下结构CJK 基本汉字U+82BA
📚
部首
✏️
总笔画
🏗️
结构
上下结构
🎨
造字法
🔥
五行
⌨️
五笔
atdu86版
📝
仓颉
thk
🔤
郑码
emgd
🔷
四角
44804
📡
中文电码
📍
区位码
🌐
统一码
U+82BA

芺字概述

〔芺〕字拼音是(ǎo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芺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夭”,五行属土。

〔芺〕字仓颉码是THK,五笔是ATDU,四角号码是44804,郑码是EMGD

〔芺〕字的UNICODE是U+82B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466,UTF-32:000082BA,UTF-8:E8 8A BA。

芺的笔顺

第1笔
第2笔
第3笔
第4笔
第5笔
第6笔
第7笔

芺的意思

ǎo1

基本解释

  •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,亦称“苦芺”,嫩苗可食用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即苦芺 ,亦称钩芺。一种菊科蓟属的宿根草( Cirsium ovalifolium ),叶有锐锯齿,初生可食。

    英文: ovalleaf thistle;

ǎo1

基本解释

  •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,亦称“苦芺”,嫩苗可食用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即苦芺 ,亦称钩芺。一种菊科蓟属的宿根草( Cirsium ovalifolium ),叶有锐锯齿,初生可食。

    英文: ovalleaf thistle;

ǎo1

基本解释

  •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,亦称“苦芺”,嫩苗可食用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◎.
    即苦芺 ,亦称钩芺。一种菊科蓟属的宿根草( Cirsium ovalifolium ),叶有锐锯齿,初生可食。

    英文: ovalleaf thistle;

文字的翻译

  • 暂无翻译

芺字造句

芺字组词

暂无组词信息

含芺字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