簾
多音
簾字概述
簾的笔顺
撇
第1笔
横
第2笔
点
第3笔
撇
第4笔
横
第5笔
点
第6笔
点
第7笔
横
第8笔
撇
第9笔
点
第10笔
撇
第11笔
横
第12笔
横折
第13笔
横
第14笔
横
第15笔
竖
第16笔
竖
第17笔
撇
第18笔
捺
第19笔
簾的意思
簾
1
基本解释
- ①用竹、葦或布等做成的遮蔽門窗的用具。《説文•竹部》:“簾,堂簾也。”《玉篇•竹部》:“簾,編竹帷也。”
- ②指某些形狀像簾的設備。清王士禛《趙北口》:“夜火蟹簾多。”
- ③籜名。《古今韻會舉要•鹽韻》:“簾,籜名。”
- ④通“匳”。小匣子。《樂府詩集•雜曲歌辭•焦仲卿妻》:“箱簾六七十,緑碧青絲繩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簾
1
基本解释
- ①用竹、葦或布等做成的遮蔽門窗的用具。《説文•竹部》:“簾,堂簾也。”《玉篇•竹部》:“簾,編竹帷也。”
- ②指某些形狀像簾的設備。清王士禛《趙北口》:“夜火蟹簾多。”
- ③籜名。《古今韻會舉要•鹽韻》:“簾,籜名。”
- ④通“匳”。小匣子。《樂府詩集•雜曲歌辭•焦仲卿妻》:“箱簾六七十,緑碧青絲繩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簾
1
基本解释
- ①用竹、葦或布等做成的遮蔽門窗的用具。《説文•竹部》:“簾,堂簾也。”《玉篇•竹部》:“簾,編竹帷也。”
- ②指某些形狀像簾的設備。清王士禛《趙北口》:“夜火蟹簾多。”
- ③籜名。《古今韻會舉要•鹽韻》:“簾,籜名。”
- ④通“匳”。小匣子。《樂府詩集•雜曲歌辭•焦仲卿妻》:“箱簾六七十,緑碧青絲繩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簾
1
基本解释
- ①用竹、葦或布等做成的遮蔽門窗的用具。《説文•竹部》:“簾,堂簾也。”《玉篇•竹部》:“簾,編竹帷也。”
- ②指某些形狀像簾的設備。清王士禛《趙北口》:“夜火蟹簾多。”
- ③籜名。《古今韻會舉要•鹽韻》:“簾,籜名。”
- ④通“匳”。小匣子。《樂府詩集•雜曲歌辭•焦仲卿妻》:“箱簾六七十,緑碧青絲繩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簾
1
基本解释
- ①用竹、葦或布等做成的遮蔽門窗的用具。《説文•竹部》:“簾,堂簾也。”《玉篇•竹部》:“簾,編竹帷也。”
- ②指某些形狀像簾的設備。清王士禛《趙北口》:“夜火蟹簾多。”
- ③籜名。《古今韻會舉要•鹽韻》:“簾,籜名。”
- ④通“匳”。小匣子。《樂府詩集•雜曲歌辭•焦仲卿妻》:“箱簾六七十,緑碧青絲繩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簾
1
基本解释
- ①用竹、葦或布等做成的遮蔽門窗的用具。《説文•竹部》:“簾,堂簾也。”《玉篇•竹部》:“簾,編竹帷也。”
- ②指某些形狀像簾的設備。清王士禛《趙北口》:“夜火蟹簾多。”
- ③籜名。《古今韻會舉要•鹽韻》:“簾,籜名。”
- ④通“匳”。小匣子。《樂府詩集•雜曲歌辭•焦仲卿妻》:“箱簾六七十,緑碧青絲繩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簾
1
基本解释
- ①用竹、葦或布等做成的遮蔽門窗的用具。《説文•竹部》:“簾,堂簾也。”《玉篇•竹部》:“簾,編竹帷也。”
- ②指某些形狀像簾的設備。清王士禛《趙北口》:“夜火蟹簾多。”
- ③籜名。《古今韻會舉要•鹽韻》:“簾,籜名。”
- ④通“匳”。小匣子。《樂府詩集•雜曲歌辭•焦仲卿妻》:“箱簾六七十,緑碧青絲繩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簾
1
基本解释
- ①用竹、葦或布等做成的遮蔽門窗的用具。《説文•竹部》:“簾,堂簾也。”《玉篇•竹部》:“簾,編竹帷也。”
- ②指某些形狀像簾的設備。清王士禛《趙北口》:“夜火蟹簾多。”
- ③籜名。《古今韻會舉要•鹽韻》:“簾,籜名。”
- ④通“匳”。小匣子。《樂府詩集•雜曲歌辭•焦仲卿妻》:“箱簾六七十,緑碧青絲繩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a blind, screen, curtain
- 德语Gardine (S), Vorhang (S), Werbefahne vor Geschäften
- 法语rideau, banderole, ridea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