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音
duìㄉㄨㄟˋ
礻部共8画左右结构CJK 基本汉字U+794B
三级汉字
📚
部首
✏️
总笔画
🏗️
结构
左右结构
🎨
造字法
🔥
五行
⌨️
五笔
pymc86版 pywc98版
📝
仓颉
ifhne
🔤
郑码
wsqx
🔷
四角
37247
📡
中文电码
📍
区位码
🌐
统一码
U+794B

祋字概述

〔祋〕字拼音是(duì),部首是礻部,总笔画是8画

〔祋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示、殳”或“礻、殳”,五行属火。

〔祋〕字仓颉码是IFHNE,五笔是PYMC86,PYWC98,四角号码是37247,郑码是WSQX

〔祋〕字的UNICODE是U+794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051,UTF-32:0000794B,UTF-8:E7 A5 8B。

〔祋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6728

〔祋〕字异体字是𣪌𥙈

祋的笔顺

第1笔
横撇/横钩
第2笔
第3笔
第4笔
第5笔
横折折/横折弯
第6笔
横撇/横钩
第7笔
第8笔

祋的意思

duì1

基本解释

  • 古代的一种兵器,即殳。
  • 悬挂羊皮的竿子。古代用羊皮挂在竿子上,置放城门口,用以惊吓不当入城而入城的牛马:“关门夜开,不下羊皮之~。”
  • 姓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duì1

基本解释

  • 古代的一种兵器,即殳。
  • 悬挂羊皮的竿子。古代用羊皮挂在竿子上,置放城门口,用以惊吓不当入城而入城的牛马:“关门夜开,不下羊皮之~。”
  • 姓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duì1

基本解释

  • 古代的一种兵器,即殳。
  • 悬挂羊皮的竿子。古代用羊皮挂在竿子上,置放城门口,用以惊吓不当入城而入城的牛马:“关门夜开,不下羊皮之~。”
  • 姓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
文字的翻译

  • 暂无翻译

祋字造句

祋字组词

暂无组词信息

含祋字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