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音
shìㄕˋ
zhī
氏部共4画独体字CJK 基本汉字U+6C0F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独体字
📚
部首
✏️
总笔画
🏗️
结构
独体字
🎨
造字法
象形字
🔥
五行
⌨️
五笔
qav86版
📝
仓颉
hvp
🔤
郑码
rh
🔷
四角
72740
📡
中文电码
3044
📍
区位码
4247
🌐
统一码
U+6C0F

氏字概述

〔氏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shì、zhī),部首是氏部,总笔画是4画,是独体字。

〔氏〕字是独体字,五行属金。

〔氏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。是“支”的本字。本义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。

〔氏〕字仓颉码是HVP,五笔是QAV,四角号码是72740,郑码是RH,中文电码是3044,区位码是4247

〔氏〕字的UNICODE是U+6C0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663,UTF-32:00006C0F,UTF-8:E6 B0 8F。

〔氏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0151,属常用字

〔氏〕字异体字是𠂩𧦄

氏的笔顺

第1笔
竖提
第2笔
第3笔
斜钩
第4笔

氏的意思

shì1

基本解释

  • 古代“姓”和“氏”分用。姓是总的,氏是分支,后来姓和氏不分,可以混用。
  •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,后称呼名人、专家。 例如 神农~ 太史~ 摄~表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1.
    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。是“支”的本字。本义: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。
  • 2.
    同本义。
    引证: 氏,姓氏。 —— 《玉篇》。按,秦汉以前,“姓”和“氏”不同,“姓”为“氏”之本,“氏”自“姓”出。夏、商、周三代,氏是姓的支系,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
    引证: 三代之前,姓氏分而为二。男子称氏,妇人称姓。氏所以别贵贱,贵者有氏。贱者有名无氏。 —— 《通志 · 略 · 氏族》
    引证: 赐姓刘氏,拜为郎中。 —— 《史记 · 刘敬叔孙通列传》

    英文: family; family name;

  • 3.
    也有以邑、官职、祖父的谥号或字为氏的。
    引证: 姓、氏之称,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,本纪于 秦始皇则曰“姓 赵氏”,于 汉高祖则曰“姓 刘氏”。 —— 顾炎武《日知录》
    引证: 丁氏穿井得一人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 · 察传》
    引证: 日出东南隅,照我秦氏楼。 —— 《乐府诗集 · 陌上桑》
  • 4.
    加在远古传说人物后面、世袭官职后面的称谓。
    引证: 有圣人作,钻燧取火以化腥臊,而民说之,使王天下,号之曰燧人氏。 —— 《韩非子 · 五蠹》
    例子: 伏羲氏 太史氏 夏后氏
  • 5.
    一家成员所共同采用的姓,以别于个别的名。
    例子: 张氏兄弟 王氏姐妹 氏姓(氏与姓 姓) 氏胄(世家大族的后裔)
  • 6.
    对学术、流派、专家、名人或宗教的称呼。
    引证: 妙思六经,消遥百氏。 —— 曹丕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

    英文: a form of address for celebrities and specialists;

  • 7.
    又指古代世业职官的称号。
    例子: 保氏 职方氏 陈氏定理
  • 8.
    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,或如通常在父姓前还加上夫姓的称呼 [a character placed after a married woman’s maiden name]。
    引证: 其下两冢,一为阿爷侍者朱氏,一为阿兄侍者 陶氏。 —— 清 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    例子: 夫人李氏 王张氏
  • 9.
    姓。
〈代词〉
  • 1.
    通“是”。此,这。
    引证: 今知氏大国之君。 —— 《墨子 · 天志下》。俞樾云:“知”字衍文。氏、是古通用。“今氏”即“今是”也。
    引证: 唯氏三族之不虞。 —— 《白虎通 · 宗族》
    引证: 氏为庄公。 —— 《汉书 · 地理志》

    英文: this;

  • 2.
    另见 zhī。
shì1

基本解释

  • 古代“姓”和“氏”分用。姓是总的,氏是分支,后来姓和氏不分,可以混用。
  •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,后称呼名人、专家。 例如 神农~ 太史~ 摄~表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1.
    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。是“支”的本字。本义: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。
  • 2.
    同本义。
    引证: 氏,姓氏。 —— 《玉篇》。按,秦汉以前,“姓”和“氏”不同,“姓”为“氏”之本,“氏”自“姓”出。夏、商、周三代,氏是姓的支系,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
    引证: 三代之前,姓氏分而为二。男子称氏,妇人称姓。氏所以别贵贱,贵者有氏。贱者有名无氏。 —— 《通志 · 略 · 氏族》
    引证: 赐姓刘氏,拜为郎中。 —— 《史记 · 刘敬叔孙通列传》

    英文: family; family name;

  • 3.
    也有以邑、官职、祖父的谥号或字为氏的。
    引证: 姓、氏之称,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,本纪于 秦始皇则曰“姓 赵氏”,于 汉高祖则曰“姓 刘氏”。 —— 顾炎武《日知录》
    引证: 丁氏穿井得一人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 · 察传》
    引证: 日出东南隅,照我秦氏楼。 —— 《乐府诗集 · 陌上桑》
  • 4.
    加在远古传说人物后面、世袭官职后面的称谓。
    引证: 有圣人作,钻燧取火以化腥臊,而民说之,使王天下,号之曰燧人氏。 —— 《韩非子 · 五蠹》
    例子: 伏羲氏 太史氏 夏后氏
  • 5.
    一家成员所共同采用的姓,以别于个别的名。
    例子: 张氏兄弟 王氏姐妹 氏姓(氏与姓 姓) 氏胄(世家大族的后裔)
  • 6.
    对学术、流派、专家、名人或宗教的称呼。
    引证: 妙思六经,消遥百氏。 —— 曹丕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

    英文: a form of address for celebrities and specialists;

  • 7.
    又指古代世业职官的称号。
    例子: 保氏 职方氏 陈氏定理
  • 8.
    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,或如通常在父姓前还加上夫姓的称呼 [a character placed after a married woman’s maiden name]。
    引证: 其下两冢,一为阿爷侍者朱氏,一为阿兄侍者 陶氏。 —— 清 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    例子: 夫人李氏 王张氏
  • 9.
    姓。
〈代词〉
  • 1.
    通“是”。此,这。
    引证: 今知氏大国之君。 —— 《墨子 · 天志下》。俞樾云:“知”字衍文。氏、是古通用。“今氏”即“今是”也。
    引证: 唯氏三族之不虞。 —— 《白虎通 · 宗族》
    引证: 氏为庄公。 —— 《汉书 · 地理志》

    英文: this;

  • 2.
    另见 zhī。
shì1

基本解释

  • 古代“姓”和“氏”分用。姓是总的,氏是分支,后来姓和氏不分,可以混用。
  •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,后称呼名人、专家。 例如 神农~ 太史~ 摄~表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名词〉
  • 1.
    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。是“支”的本字。本义: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。
  • 2.
    同本义。
    引证: 氏,姓氏。 —— 《玉篇》。按,秦汉以前,“姓”和“氏”不同,“姓”为“氏”之本,“氏”自“姓”出。夏、商、周三代,氏是姓的支系,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
    引证: 三代之前,姓氏分而为二。男子称氏,妇人称姓。氏所以别贵贱,贵者有氏。贱者有名无氏。 —— 《通志 · 略 · 氏族》
    引证: 赐姓刘氏,拜为郎中。 —— 《史记 · 刘敬叔孙通列传》

    英文: family; family name;

  • 3.
    也有以邑、官职、祖父的谥号或字为氏的。
    引证: 姓、氏之称,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,本纪于 秦始皇则曰“姓 赵氏”,于 汉高祖则曰“姓 刘氏”。 —— 顾炎武《日知录》
    引证: 丁氏穿井得一人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 · 察传》
    引证: 日出东南隅,照我秦氏楼。 —— 《乐府诗集 · 陌上桑》
  • 4.
    加在远古传说人物后面、世袭官职后面的称谓。
    引证: 有圣人作,钻燧取火以化腥臊,而民说之,使王天下,号之曰燧人氏。 —— 《韩非子 · 五蠹》
    例子: 伏羲氏 太史氏 夏后氏
  • 5.
    一家成员所共同采用的姓,以别于个别的名。
    例子: 张氏兄弟 王氏姐妹 氏姓(氏与姓 姓) 氏胄(世家大族的后裔)
  • 6.
    对学术、流派、专家、名人或宗教的称呼。
    引证: 妙思六经,消遥百氏。 —— 曹丕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

    英文: a form of address for celebrities and specialists;

  • 7.
    又指古代世业职官的称号。
    例子: 保氏 职方氏 陈氏定理
  • 8.
    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,或如通常在父姓前还加上夫姓的称呼 [a character placed after a married woman’s maiden name]。
    引证: 其下两冢,一为阿爷侍者朱氏,一为阿兄侍者 陶氏。 —— 清 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    例子: 夫人李氏 王张氏
  • 9.
    姓。
〈代词〉
  • 1.
    通“是”。此,这。
    引证: 今知氏大国之君。 —— 《墨子 · 天志下》。俞樾云:“知”字衍文。氏、是古通用。“今氏”即“今是”也。
    引证: 唯氏三族之不虞。 —— 《白虎通 · 宗族》
    引证: 氏为庄公。 —— 《汉书 · 地理志》

    英文: this;

  • 2.
    另见 zhī。
zhī2

基本解释

  • 〔阏( yān )~〕见“阏”。
  • 〔月~〕见“月”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〉
  • 1.
    ——见“月氏”( Yuèzhī):汉代西域国名。
  • 2.
    另见 shì。
zhī2

基本解释

  • 〔阏( yān )~〕见“阏”。
  • 〔月~〕见“月”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〉
  • 1.
    ——见“月氏”( Yuèzhī):汉代西域国名。
  • 2.
    另见 shì。
zhī2

基本解释

  • 〔阏( yān )~〕见“阏”。
  • 〔月~〕见“月”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〉
  • 1.
    ——见“月氏”( Yuèzhī):汉代西域国名。
  • 2.
    另见 shì。

文字的翻译

  • 英语
    clan, family; mister
  • 德语
    Name (S)​, Shi (Eig, Fam)​, er , Frau ... , Herr ... , ich (eine Frau)​ , Mädchenname der Frau , sie , Radikal Nr. 83 = Familie, Familienname, geboren, Sippe (S)
  • 法语
    (nom de famille)​

氏字造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