攣
多音
攣字概述
攣的笔顺
点
第1笔
横
第2笔
横
第3笔
横
第4笔
竖
第5笔
横折
第6笔
横
第7笔
撇折
第8笔
撇折
第9笔
点
第10笔
点
第11笔
点
第12笔
点
第13笔
撇折
第14笔
撇折
第15笔
点
第16笔
点
第17笔
点
第18笔
点
第19笔
撇
第20笔
横
第21笔
横
第22笔
竖钩
第23笔
攣的意思
攣
1
基本解释
- ①拘系;牽繫。《説文•手部》:“攣,係也。”《廣韻•仙韻》:“攣,攣綴。”
- ②抽搐;痙攣。《素問•皮部論》:“寒多則筋攣骨痛。”
- ③卷曲不能伸展。《集韻•綫韻》:“攣,手足曲病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動〉
- 1.形聲。從手,羉( luán )聲。本義:維繫,牽繫。
- 2.同本義。引证: 攣,係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引证: 有孚攣如。 —— 《易 · 小畜》。馬注:「連也。」例子: 攣綴(聯結) 攣結(糾結) 攣牽(牽制 束縛) 攣索(繫繩) 攣格(捆縛 束縛)
英文: tie;
- 3.抽搐,痙攣;手足蜷曲不能伸直。引证: 痿躄爲攣。 —— 《素問 · 疏五過論》引证: 筋散則不攣,故辛可以養筋。 —— 宋 · 王安石《洪範傳》例子: 攣曲(蜷曲) 攣臥(蜷曲而臥) 攣屈(蜷曲)
英文: contraction;
攣
1
基本解释
- ①拘系;牽繫。《説文•手部》:“攣,係也。”《廣韻•仙韻》:“攣,攣綴。”
- ②抽搐;痙攣。《素問•皮部論》:“寒多則筋攣骨痛。”
- ③卷曲不能伸展。《集韻•綫韻》:“攣,手足曲病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動〉
- 1.形聲。從手,羉( luán )聲。本義:維繫,牽繫。
- 2.同本義。引证: 攣,係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引证: 有孚攣如。 —— 《易 · 小畜》。馬注:「連也。」例子: 攣綴(聯結) 攣結(糾結) 攣牽(牽制 束縛) 攣索(繫繩) 攣格(捆縛 束縛)
英文: tie;
- 3.抽搐,痙攣;手足蜷曲不能伸直。引证: 痿躄爲攣。 —— 《素問 · 疏五過論》引证: 筋散則不攣,故辛可以養筋。 —— 宋 · 王安石《洪範傳》例子: 攣曲(蜷曲) 攣臥(蜷曲而臥) 攣屈(蜷曲)
英文: contraction;
攣
2
基本解释
- ◎〔攣攣〕同“戀戀”。眷戀。《漢書•外戚傳•孝武李夫人》:“上所以攣攣顧念我者,乃以平生容貌也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攣
2
基本解释
- ◎〔攣攣〕同“戀戀”。眷戀。《漢書•外戚傳•孝武李夫人》:“上所以攣攣顧念我者,乃以平生容貌也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tangled; entwined; crooked
- 德语verbogen
- 法语li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