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音
zhànㄓㄢˋ
戈部共16画左右结构CJK 基本汉字U+6230
📚
部首
✏️
总笔画
🏗️
结构
左右结构
🎨
造字法
🔥
五行
⌨️
五笔
kkja86版
📝
仓颉
rji
🔤
郑码
jjeh
🔷
四角
63550
📡
中文电码
📍
区位码
🌐
统一码
U+6230

戰字概述

〔戰〕字拼音是(zhàn),部首是戈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戰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單、戈”。

〔戰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戈,單( 佔 )聲。本义是作戰,打仗。

〔戰〕字仓颉码是RJI,五笔是KKJA,四角号码是63550,郑码是JJEH

〔戰〕字的UNICODE是U+623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136,UTF-32:00006230,UTF-8:E6 88 B0。

〔戰〕字异体字是𡃣𢧐𣥎𣥟𣥭

戰的笔顺

第1笔
横折
第2笔
第3笔
第4笔
横折
第5笔
第6笔
第7笔
横折
第8笔
第9笔
第10笔
第11笔
第12笔
第13笔
斜钩
第14笔
第15笔
第16笔

戰的意思

zhàn1

基本解释

  • 打仗。 例如 ~爭 ~機 ~績 ~略 ~術 ~國(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時代)
  • 泛指爭鬥,比高下。 例如 論~ 爭~
  • 發抖。 例如 ~抖 寒~ 膽~心驚
  • 姓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動〉
  • 1.
    形聲。从戈,單(佔)聲。本義:作戰,打仗。
  • 2.
    同本義。
    引证: 戰,鬥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
    引证: 皆陳曰戰。 —— 《左傳 · 莊公十一年》
    引证: 春秋敵者言戰。 —— 《公羊傳 · 莊公三十年》
    引证: 忠之屬也,可以一戰。戰則請從。 —— 《左傳 · 莊公十年》
    引证: 將軍百戰死。 —— 《樂府詩集 · 木蘭詩》
    引证: 脫我戰時袍。挾矢以助戰。 —— 明 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
    引证: 技擊利巷戰。 —— 清 · 徐珂《清稗類鈔 · 戰事類》
    引证: 普法交戰圖。 —— 清 · 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
    引证: 時北兵已迫修門外,戰、守、遷皆不及施。 —— 宋 · 文天祥《指南錄後序》
    例子: 征戰(出征作戰) 戰閥(戰功) 戰壘(戰爭中用以防守的堡壘)

    英文: battle; war;

  • 3.
    泛指搏鬥,爭鬥,爭勝負,比高低。
    引证: 龍戰於野。 —— 《易 · 坤》
    引证: 下騎搏戰。 —— 清 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    例子: 文戰 酒戰 西瓜戰

    英文: fight;

  • 4.
    後作“顫”。發抖。
    引证: 戰慄,懼也。 —— 《爾雅 · 釋詁》
    引证: 股戰而慄。 —— 《漢書 · 高五王傳》
    引证: 使民戰慄。 —— 《論語 · 八佾》
    引证: 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 —— 《詩 · 小雅 · 小旻》
    引证: 聞鳴鏑而股戰。 —— 南朝樑 · 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
    例子: 戰欣欣(戰兢兢) 戰欽欽(戰兢兢) 戰篤索(戰抖) 戰篤速(戰抖) 戰都速(戰抖) 戰恐(恐懼發抖) 戰動(顫動 抖動) 戰悸(惶恐發抖)

    英文: shiver;

〈名词〉
  • 1.
    戰爭;戰事。
    引证: 王師非樂戰,之子慎佳兵。 —— 陳子昂《送別崔著作東征》
    引证: 普法之戰。 —— 清 · 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
    例子: 戰史(記載戰爭情況的史書或文章) 戰多(戰功) 戰徵(征戰 戰爭) 戰訊(戰事的消息) 戰道(戰爭的規律或法則)

    英文: war; warfare; battle;

  • 2.
    姓。
zhàn1

基本解释

  • 打仗。 例如 ~爭 ~機 ~績 ~略 ~術 ~國(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時代)
  • 泛指爭鬥,比高下。 例如 論~ 爭~
  • 發抖。 例如 ~抖 寒~ 膽~心驚
  • 姓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動〉
  • 1.
    形聲。从戈,單(佔)聲。本義:作戰,打仗。
  • 2.
    同本義。
    引证: 戰,鬥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
    引证: 皆陳曰戰。 —— 《左傳 · 莊公十一年》
    引证: 春秋敵者言戰。 —— 《公羊傳 · 莊公三十年》
    引证: 忠之屬也,可以一戰。戰則請從。 —— 《左傳 · 莊公十年》
    引证: 將軍百戰死。 —— 《樂府詩集 · 木蘭詩》
    引证: 脫我戰時袍。挾矢以助戰。 —— 明 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
    引证: 技擊利巷戰。 —— 清 · 徐珂《清稗類鈔 · 戰事類》
    引证: 普法交戰圖。 —— 清 · 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
    引证: 時北兵已迫修門外,戰、守、遷皆不及施。 —— 宋 · 文天祥《指南錄後序》
    例子: 征戰(出征作戰) 戰閥(戰功) 戰壘(戰爭中用以防守的堡壘)

    英文: battle; war;

  • 3.
    泛指搏鬥,爭鬥,爭勝負,比高低。
    引证: 龍戰於野。 —— 《易 · 坤》
    引证: 下騎搏戰。 —— 清 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    例子: 文戰 酒戰 西瓜戰

    英文: fight;

  • 4.
    後作“顫”。發抖。
    引证: 戰慄,懼也。 —— 《爾雅 · 釋詁》
    引证: 股戰而慄。 —— 《漢書 · 高五王傳》
    引证: 使民戰慄。 —— 《論語 · 八佾》
    引证: 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 —— 《詩 · 小雅 · 小旻》
    引证: 聞鳴鏑而股戰。 —— 南朝樑 · 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
    例子: 戰欣欣(戰兢兢) 戰欽欽(戰兢兢) 戰篤索(戰抖) 戰篤速(戰抖) 戰都速(戰抖) 戰恐(恐懼發抖) 戰動(顫動 抖動) 戰悸(惶恐發抖)

    英文: shiver;

〈名词〉
  • 1.
    戰爭;戰事。
    引证: 王師非樂戰,之子慎佳兵。 —— 陳子昂《送別崔著作東征》
    引证: 普法之戰。 —— 清 · 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
    例子: 戰史(記載戰爭情況的史書或文章) 戰多(戰功) 戰徵(征戰 戰爭) 戰訊(戰事的消息) 戰道(戰爭的規律或法則)

    英文: war; warfare; battle;

  • 2.
    姓。
zhàn1

基本解释

  • 打仗。 例如 ~爭 ~機 ~績 ~略 ~術 ~國(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時代)
  • 泛指爭鬥,比高下。 例如 論~ 爭~
  • 發抖。 例如 ~抖 寒~ 膽~心驚
  • 姓。

详细解释

例证
〈動〉
  • 1.
    形聲。从戈,單(佔)聲。本義:作戰,打仗。
  • 2.
    同本義。
    引证: 戰,鬥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
    引证: 皆陳曰戰。 —— 《左傳 · 莊公十一年》
    引证: 春秋敵者言戰。 —— 《公羊傳 · 莊公三十年》
    引证: 忠之屬也,可以一戰。戰則請從。 —— 《左傳 · 莊公十年》
    引证: 將軍百戰死。 —— 《樂府詩集 · 木蘭詩》
    引证: 脫我戰時袍。挾矢以助戰。 —— 明 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
    引证: 技擊利巷戰。 —— 清 · 徐珂《清稗類鈔 · 戰事類》
    引证: 普法交戰圖。 —— 清 · 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
    引证: 時北兵已迫修門外,戰、守、遷皆不及施。 —— 宋 · 文天祥《指南錄後序》
    例子: 征戰(出征作戰) 戰閥(戰功) 戰壘(戰爭中用以防守的堡壘)

    英文: battle; war;

  • 3.
    泛指搏鬥,爭鬥,爭勝負,比高低。
    引证: 龍戰於野。 —— 《易 · 坤》
    引证: 下騎搏戰。 —— 清 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    例子: 文戰 酒戰 西瓜戰

    英文: fight;

  • 4.
    後作“顫”。發抖。
    引证: 戰慄,懼也。 —— 《爾雅 · 釋詁》
    引证: 股戰而慄。 —— 《漢書 · 高五王傳》
    引证: 使民戰慄。 —— 《論語 · 八佾》
    引证: 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 —— 《詩 · 小雅 · 小旻》
    引证: 聞鳴鏑而股戰。 —— 南朝樑 · 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
    例子: 戰欣欣(戰兢兢) 戰欽欽(戰兢兢) 戰篤索(戰抖) 戰篤速(戰抖) 戰都速(戰抖) 戰恐(恐懼發抖) 戰動(顫動 抖動) 戰悸(惶恐發抖)

    英文: shiver;

〈名词〉
  • 1.
    戰爭;戰事。
    引证: 王師非樂戰,之子慎佳兵。 —— 陳子昂《送別崔著作東征》
    引证: 普法之戰。 —— 清 · 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
    例子: 戰史(記載戰爭情況的史書或文章) 戰多(戰功) 戰徵(征戰 戰爭) 戰訊(戰事的消息) 戰道(戰爭的規律或法則)

    英文: war; warfare; battle;

  • 2.
    姓。

文字的翻译

  • 英语
    war, fighting, battle
  • 德语
    Krieg, Kampf, Schlacht; kämpfen, streiten (S)​, zittern, beben (V)​, Zhan (Fam)​
  • 法语
    combattre, se battre, combat, guerre

戰字造句

戰字组词

暂无组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