廛
多音
廛字概述
廛的笔顺
点
第1笔
横
第2笔
撇
第3笔
竖
第4笔
横折
第5笔
横
第6笔
横
第7笔
竖
第8笔
横
第9笔
横
第10笔
撇
第11笔
点
第12笔
横
第13笔
竖
第14笔
横
第15笔
廛的意思
廛
1
基本解释
- ①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。 例如 ~里(古代城市中住宅的通称) 市~(集市)
- ②古同“缠”,束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名词〉
- 1.会意。从广里八土。本义: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。
- 2.同本义。引证: 廛,一亩半,一家之居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按,八者,别也。在里曰廛,在野曰庐。引证: 廛,民居区域之称。 —— 《周礼 · 廛人》注》引证: 愿受一廛而为氓。 —— 《孟子 · 滕文公上》引证: 闲廛未尽居也。 —— 清 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英文: plot allotted to a household;
- 3.假借为“缠”。束,捆。引证: 不稼不穑,胡取禾三百廛兮? —— 《诗 · 魏风 · 伐檀》
英文: bundle;
廛
1
基本解释
- ①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。 例如 ~里(古代城市中住宅的通称) 市~(集市)
- ②古同“缠”,束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名词〉
- 1.会意。从广里八土。本义: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。
- 2.同本义。引证: 廛,一亩半,一家之居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按,八者,别也。在里曰廛,在野曰庐。引证: 廛,民居区域之称。 —— 《周礼 · 廛人》注》引证: 愿受一廛而为氓。 —— 《孟子 · 滕文公上》引证: 闲廛未尽居也。 —— 清 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英文: plot allotted to a household;
- 3.假借为“缠”。束,捆。引证: 不稼不穑,胡取禾三百廛兮? —— 《诗 · 魏风 · 伐檀》
英文: bundle;
廛
1
基本解释
- ①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。 例如 ~里(古代城市中住宅的通称) 市~(集市)
- ②古同“缠”,束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名词〉
- 1.会意。从广里八土。本义: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。
- 2.同本义。引证: 廛,一亩半,一家之居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按,八者,别也。在里曰廛,在野曰庐。引证: 廛,民居区域之称。 —— 《周礼 · 廛人》注》引证: 愿受一廛而为氓。 —— 《孟子 · 滕文公上》引证: 闲廛未尽居也。 —— 清 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英文: plot allotted to a household;
- 3.假借为“缠”。束,捆。引证: 不稼不穑,胡取禾三百廛兮? —— 《诗 · 魏风 · 伐檀》
英文: bundle;
廛
1
基本解释
- ①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。 例如 ~里(古代城市中住宅的通称) 市~(集市)
- ②古同“缠”,束。
详细解释
例证
〈名词〉
- 1.会意。从广里八土。本义: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。
- 2.同本义。引证: 廛,一亩半,一家之居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按,八者,别也。在里曰廛,在野曰庐。引证: 廛,民居区域之称。 —— 《周礼 · 廛人》注》引证: 愿受一廛而为氓。 —— 《孟子 · 滕文公上》引证: 闲廛未尽居也。 —— 清 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英文: plot allotted to a household;
- 3.假借为“缠”。束,捆。引证: 不稼不穑,胡取禾三百廛兮? —— 《诗 · 魏风 · 伐檀》
英文: bundle;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a store, shop; ground alloted to a retainer
- 法语fief, marché, boutiqu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