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音
bìngㄅㄧㄥˋ
亻部共8画左右结构CJK 基本汉字U+4F75
📚
部首
✏️
总笔画
🏗️
结构
左右结构
🎨
造字法
🔥
五行
⌨️
五笔
wuah86版
📝
仓颉
ott
🔤
郑码
nue
🔷
四角
28241
📡
中文电码
📍
区位码
🌐
统一码
U+4F75

併字概述

〔併〕字拼音是(bìng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8画

〔併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并”。

〔併〕字仓颉码是OTT,五笔是WUAH,四角号码是28241,郑码是NUE

〔併〕字的UNICODE是U+4F7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341,UTF-32:00004F75,UTF-8:E4 BD B5。

〔併〕字异体字是𠊧

併的笔顺

第1笔
第2笔
第3笔
第4笔
第5笔
第6笔
第7笔
第8笔

併的意思

bìng1

基本解释

  • 並排;並列。《説文•人部》:“併,並也。”《廣雅•釋詁一》:“併,列也。”
  • 並吞;合並。《廣韻•勁韻》:“併,兼也。”
  • 副詞。一起,一齊。《漢書•賈誼傳》:“天下殽亂,高皇帝與諸公併起。”
  • 副詞。表示範圍,相當於“皆”、“都”。《廣韻•勁韻》:“併,皆也。“
  • 催逼。元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四折:“俺娘無明無夜併女工,我若得些兒閑空,張生呵,怎教你無人處把妾身作誦。”
  • 用同“並”。連詞。並且。宋陳亮《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》:“罪在於書生之不識形勢,併與夫逆順曲直而忘耳。”
  • 用同“並”。副詞。用在否定詞前面加強否定的語氣。《天工開物•乃粒•黍稷粱粟》:“山東人唯以穀子呼之,併不知粱粟之名也。”
  • 用同“拚( pin )”。《水滸全傳》第六回:“智深恰纔回身,正好三個摘脚兒厮見,崔道成和丘道人兩個又併了十合以上。”
  • 通“屏”除去;放棄。《管子•霸形》:“於是伐鐘磬之縣,併歌舞之樂,宫中虚無人。”

详细解释

例证
bìng1

基本解释

  • 並排;並列。《説文•人部》:“併,並也。”《廣雅•釋詁一》:“併,列也。”
  • 並吞;合並。《廣韻•勁韻》:“併,兼也。”
  • 副詞。一起,一齊。《漢書•賈誼傳》:“天下殽亂,高皇帝與諸公併起。”
  • 副詞。表示範圍,相當於“皆”、“都”。《廣韻•勁韻》:“併,皆也。“
  • 催逼。元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四折:“俺娘無明無夜併女工,我若得些兒閑空,張生呵,怎教你無人處把妾身作誦。”
  • 用同“並”。連詞。並且。宋陳亮《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》:“罪在於書生之不識形勢,併與夫逆順曲直而忘耳。”
  • 用同“並”。副詞。用在否定詞前面加強否定的語氣。《天工開物•乃粒•黍稷粱粟》:“山東人唯以穀子呼之,併不知粱粟之名也。”
  • 用同“拚( pin )”。《水滸全傳》第六回:“智深恰纔回身,正好三個摘脚兒厮見,崔道成和丘道人兩個又併了十合以上。”
  • 通“屏”除去;放棄。《管子•霸形》:“於是伐鐘磬之縣,併歌舞之樂,宫中虚無人。”

详细解释

例证
bìng1

基本解释

  • 並排;並列。《説文•人部》:“併,並也。”《廣雅•釋詁一》:“併,列也。”
  • 並吞;合並。《廣韻•勁韻》:“併,兼也。”
  • 副詞。一起,一齊。《漢書•賈誼傳》:“天下殽亂,高皇帝與諸公併起。”
  • 副詞。表示範圍,相當於“皆”、“都”。《廣韻•勁韻》:“併,皆也。“
  • 催逼。元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四折:“俺娘無明無夜併女工,我若得些兒閑空,張生呵,怎教你無人處把妾身作誦。”
  • 用同“並”。連詞。並且。宋陳亮《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》:“罪在於書生之不識形勢,併與夫逆順曲直而忘耳。”
  • 用同“並”。副詞。用在否定詞前面加強否定的語氣。《天工開物•乃粒•黍稷粱粟》:“山東人唯以穀子呼之,併不知粱粟之名也。”
  • 用同“拚( pin )”。《水滸全傳》第六回:“智深恰纔回身,正好三個摘脚兒厮見,崔道成和丘道人兩個又併了十合以上。”
  • 通“屏”除去;放棄。《管子•霸形》:“於是伐鐘磬之縣,併歌舞之樂,宫中虚無人。”

详细解释

例证

文字的翻译

  • 英语
    combine, annex

併字造句

併字组词

暂无组词信息

含併字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