㒼
多音
㒼字概述
〔㒼〕字拼音是(mán),部首是一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㒼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廿、丨、冂、𠓜”或“廿、㒳”。
〔㒼〕字仓颉码是TLBO,五笔是AMHY,四角号码是44227,郑码是EAOO。
〔㒼〕字的UNICODE是U+34B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3500,UTF-32:000034BC,UTF-8:E3 92 BC。
㒼的笔顺
4
第1笔
㒼的意思
㒼
1
基本解释
- ①彼此平匀,相当。《説文•㒳部》:“㒼,平也。”《廣雅•釋詁三》:“㒼,當也。”王念孫疏證:“《説文》‘芾,相當也。’芾與㒼同義。”
- ②平匀而严实地遮盖住,使无缝隙。《廣韻•桓韻》:“㒼,無穿孔状。”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乾部》:“㒼,今以皮冒鼓曰㒼,言平帖无縫也。”章炳麟《新方言•釋言》:“今浙江謂物無竅穴為㒼。又通語謂置物覆器中,不會泄氣亦曰㒼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㒼
1
基本解释
- ①彼此平匀,相当。《説文•㒳部》:“㒼,平也。”《廣雅•釋詁三》:“㒼,當也。”王念孫疏證:“《説文》‘芾,相當也。’芾與㒼同義。”
- ②平匀而严实地遮盖住,使无缝隙。《廣韻•桓韻》:“㒼,無穿孔状。”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乾部》:“㒼,今以皮冒鼓曰㒼,言平帖无縫也。”章炳麟《新方言•釋言》:“今浙江謂物無竅穴為㒼。又通語謂置物覆器中,不會泄氣亦曰㒼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㒼
1
基本解释
- ①彼此平匀,相当。《説文•㒳部》:“㒼,平也。”《廣雅•釋詁三》:“㒼,當也。”王念孫疏證:“《説文》‘芾,相當也。’芾與㒼同義。”
- ②平匀而严实地遮盖住,使无缝隙。《廣韻•桓韻》:“㒼,無穿孔状。”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乾部》:“㒼,今以皮冒鼓曰㒼,言平帖无縫也。”章炳麟《新方言•釋言》:“今浙江謂物無竅穴為㒼。又通語謂置物覆器中,不會泄氣亦曰㒼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㒼
1
基本解释
- ①彼此平匀,相当。《説文•㒳部》:“㒼,平也。”《廣雅•釋詁三》:“㒼,當也。”王念孫疏證:“《説文》‘芾,相當也。’芾與㒼同義。”
- ②平匀而严实地遮盖住,使无缝隙。《廣韻•桓韻》:“㒼,無穿孔状。”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乾部》:“㒼,今以皮冒鼓曰㒼,言平帖无縫也。”章炳麟《新方言•釋言》:“今浙江謂物無竅穴為㒼。又通語謂置物覆器中,不會泄氣亦曰㒼。”
详细解释
例证
文字的翻译
- 英语average; equivalent; corresponding, to cover something carefully and tightly without a break; (Cant.) blocked